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季汉风云录 > 第十章 新的打算

第十章 新的打算

次日,出于小心谨慎的考虑,王翊送走了金尚。

袁军的援兵没来,王翊也不打算就这样挥兵攻打西曲阳,那样损失太大了。他先是令人打造更多的精良的攻城器械,比如高大的可以轻易将士兵送到城头的巢车,防护十分完善威力巨大的撞城锤,还有配备了完备的行走装置并能抓住城墙的云梯。

这些攻城装备当然很费时间和人力,但既然王翊想的是围城打援,那么这点时间和人工,也不是耗费不起。

现在王翊军中有两个半月的粮食,身后粮道畅通,每天都有三四万斛粮食运到,有这些粮食打底,王翊勉强消耗得起。唯一让王翊很不开心的是,连日的春雨让步兵的弓弩受潮,威力大大下降,这无疑减弱了刘备军的一个优势。

王翊琢磨着要把已经被淘汰的单体木长弓搬出来接着用,这种长弓和现在汉军普遍使用的双曲复合弓相比,虽然弓体较长,携带不便,对拉力的转化效率也不高,使用起来比较费劲,但是受天气变化的影响比较小,制造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在太平年月,一切生产都有秩序,武器装备的制造也可以从容不迫,但方今乱世,要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更多的武器,武装更多的军队,长弓就又派上用场了。

制造长弓最好、最经典的木材是紫杉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红豆杉。紫杉木长弓是英格兰长弓手打败法国骑士的经典武器,用紫杉木制造长弓,就像用柚木制造战舰甲板一样,是兵器史上的两大情怀。

很遗憾,刘备的的控制区内并没有大规模的紫杉木,这种紫杉木生长在陕、甘、云、湘等地,是一种亚热带植物,刘备的控制区内说不定一棵也找不出来。即便找到了,数量太少,也没有太大用处,数量较多,又不便于转运。即使人工种植,偏偏紫杉木生长期极长,长得极慢,王翊就是等上二十年,也不见得能用上足够多的紫杉木。

不过不要紧,没有紫杉木,还有桑木、柘木、榛木、橡木、榆木、枫木,都是可用的替代材料。

王翊立刻找来随军的工匠,向他们请教木长弓的事情。

在王翊的努力之下,工匠的待遇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这些工匠们一见到王翊,就要行礼跪谢。王翊连忙制止他们,他并不习惯别人对他行这么重的礼。

王翊拿出一张受潮的步弓,问道:“连日以来,阴雨绵绵,我军弓弩大多受潮,难以使用。诸位可有办法应对?”

众工匠商议了一阵,推举出一个年老的匠人,道:“弓弩受潮,乃是因湿气透入弓身,弓身皆木、角、竹之类以胶粘合而成,故而受潮便劲力松弛,不能使用。我等商议,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那就是制弓之时,用桐油涂抹,则可以防潮。”

在这个年代,桐油还很少作为一种防潮剂被使用,更多地是作为中药被运用,故而这个办法知道的人比较少。

王翊听完,摇头道:“北方无油桐树,看来需要大量桐油,只能派人去南方采买了。”

年长匠人道:“桐油可入药,故而药店之中或许能买到少许桐油,可以先尝试一二。”

王翊点头允许,道:“我会请简从事尽快将桐油运来。除此之外,还有何法?”

年长匠人道:“还有一个办法,只是也不能立刻便见效。那便是换弓,将现有的步弓都换成旧式长弓。旧式长弓虽不好用,但威力尚可,且制作简便,即便受潮,也仍可使用。只是骑弓和弩都难以使用木弓身,所以还需依赖桐油解决。”

王翊点了点头,这与自己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想了想,道:“你且先写下制作长弓所需材料,我使人备办。然后回去试用桐油防潮的办法。”

老匠人口述,王翊执笔,片刻写就,无非是几种木质坚硬的木材,加上制作弓弦用的材料。

众匠人告退,王翊立刻写了一份文书,让简雍采购径圆三寸至四寸、长一丈以上光滑少节的桑木、柘木、榆木等坚韧、细密的木材。如果是晾干且没有开裂的,则送到前线来,如果还没有干,则送到龙亢晾干储存。

无论是制作长弓,还是给现有的弓弩作防潮改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所以王翊安排好这些之后,就暂时将之放到了一边,转而考虑目前的战事。

直到目前为止,袁术并没有从寿春出兵的迹象,而阴陵的守军除了加强防备之外,也没有动兵,事出反常,非常可疑。在袁术不大可能对西曲阳置之不理的情况下,他动得越迟,动静可能就会越大。而而且王翊派出的斥候并没有找到据说已经回兵的孙策所部的踪迹,也让王翊隐隐不安。

他想了想,叫人请来诸葛亮,问道:“现有的情报显示,寿春、阴陵二地的守军有四万人,加上芍陂就粮的军队,约在六万人上下、孔明觉得,这个消息准确吗?”

诸葛亮想了想,道:“袁术原本有兵九万左右,钟离被斩杀俘获者六千人上下,被围者万余人,加上孙策带走万人左右,西曲阳被围五千人,所余当在六万人上下。所以亮以为,这个消息应该相差不多。”

王翊见诸葛亮欲言又止,笑道:“孔明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诸葛亮于是道:“我听说袁术少年时有轻侠之气,至少也是中人的才能。匹夫临难,尚且奋身一搏,何况是袁术这样的轻侠之徒呢?袁术有六万士兵可以动用,即使只出动一半,加上孙策所部,也有四万多人,固然袁术军的战力不如我军,可是我军也有一半新卒,恐怕不会比袁军好太多。还是希望刺史小心行事,毕竟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家父是康熙穿越之铁血捕快沉默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