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时的谷歌中国和msn失败的最主要原因,都是“中国的本土化运营”做的不好,也没有足够的重视中国市场。
而国际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本土化运营”,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谷歌中国和msn的失败。
而阿里巴巴是2007年上市之后,就开始国际化进程的。
阿里巴巴纯粹是没遇上好的时机,才刚刚融资完成,开启了国际化进程,就遇上全球金融危机。
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根本卖不出去,阿里巴巴依靠中国廉价商品的B2B业务在这个阶段大幅萎缩。
在这样艰难的时候,阿里巴巴需要割肉求存。
因此,阿里巴巴的国际化宣布失败,撤除国际市场部门,主营方向开始转向B2C。
而当阿里2010年,成立全球速卖通再想回来的时候,亚马逊和ebay已经不再给阿里巴巴任何机会了。
至于其他的企业,在当时,根本就没有那个胆量走出去,只能在本土称雄称霸。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国际化中最重要的本土化运营,知易行难。
而TikTok的国际化成功,也正是因为其在收购Musical.ly后,掌握了一支作战熟练的国际化运营军团,这才让TikTok在欧美区的本土化运营中得心应手。
所以说,在正常的情况下(发展还在一定范围内,没有形成互联网(科技)巨头或者巨头的雏形),最重要还是自身的实力,这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当然也有不正常的情况,当你已经成长的非常强大,就像华为一样,那自然没的说,那就等着一波接着一波的打压吧。
总之,正常的,普通的国际化商业发展,都还是以商业为主,会有对本国企业的有一定程度的扶持,但不会有国家意志下场角斗。
除非,你已经很大很大,或者非常非常重要。
……
有了一些合理的事实依据之后,于是李星灿在不断地思考和完善这其中的可能性。
最后李星灿得出了一个肯定的结论:非常值得一试!
自己可以在先期借助美国市场迅速成长起来,然后大力推行全球化并开始以中国为根基(防止以后被打压),让其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交领域的主流。
到时候如果会受到政治力量的打压,大不了像华为一样,做成功之后被赶出来,也没什大不了的。
到了那个时候,facebook应该已经足够强大,大不了直接就放弃北美区的市场。
世界那么大,何处去不得?
……
另外,就算是预想中最差的情况,也是自己在发展的中后期才会被美国政治力量所打压。
按照前世facebook的轨迹,那自己也能在发展的前中期,引领欧美社交网络的一个潮流。
这样自己就可以借着这股潮流从欧美反向扩张中国市场,达到成为中国社交领域霸者的目的。
而从MSN进入中国,受到的追捧,就能知道当时中国的社会风气是多么的“崇洋媚外”,而自己在其中会有多大的机会。
……
最初的MSN中国版本只是把北美版本翻译一下,就变成了中国版本,完全没有对中国版本做任何的本土化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