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汉匈西征 > 第五章 争执

第五章 争执

“壬子年甲辰月丙寅日,始出浑邪王邑。”

清晨,三十四人围绕火堆而坐,张任握着借来的铜匕首在杨木板上刻画,吃完干粮的众人正在烘烤被冰冷露水打湿的皮革绑腿。

匈奴不产绵锦,也无养麻纺织的技术,一行人中几乎与匈奴一样都是穿着皮革缝合的短衣、短裤,近半数人还是光脚。半夜时,有人受寒抽筋,这才裁剪皮革打绑腿,以增加脚程。

气氛略有些沉闷,张骞示意下,赵宽对自己名义上的嗣子开口:“安国,午后至昭武城,采买刀剑多有不便,不若多采买皮革、弓矢。”

不是张骞带着四五个心腹出逃,几乎带着使团精干人手一起出逃,任何意外的折损都是张骞不能忍受的。

“义父有义父的顾虑,而我也有我的顾虑呀。”

赵安国感慨一声,说:“若为狩猎计较,现有十二张角弓皆是精良,足以狩猎,射杀狼、豹猛兽。然而如今只有一口铁刀,非常不利于搏杀自卫。西域特产铁刀,匈奴采买以充实国中武备,虽昂贵,可我等不得不买。无刀剑、长兵傍身,会使平贱之民生出劫掠之心。”

唯一一名还留在使团队伍里的武士杨嗣开口:“公子有所不知,我等皆善射之士,五十步内十中七八。若有强弓三十张,箭发如雨攒射而出,可敌百骑。”

没错,理论上几十名神射手组队可以压制数倍轻甲敌人,这只是理论而已。

“我买刀剑,是为避免沿途牧民集结抄掠我等,而非杀人。杀其一人,不论起因如何,其部长、老自不会善罢甘休。”

瞥一眼杨嗣,见其他人也认同杨嗣的说辞,一个个充满信心,战斗情绪饱满。

赵安国语气柔和,劝说:“西域列国、部众平日有怨、冲突,也多是说和、调解为主。若是仇大不可解,也多是苦主相搏杀,以生死决仇怨。因仆僮都尉之故,即是残暴如匈奴,亦不会无故杀人、抄掠。如今之西域,只有盗匪会无故杀人。”

“不妨试想,沿途牧民私下交结抄掠我等,我等杀伤其人后,其部长、老可会听信我等说辞?决然不会,只会认为我等辱其声望,将邀结四周部众,围杀我等,以洗仇辱。”

“至于集合强弓三十张以抵御匈奴追兵,呵呵,若是被追兵寻到,杀伤追兵三百人,也无济于事。要知被匈奴确认我等行踪后,不需匈奴亲力亲为,楼兰、且末、车师、精绝等国将如猎犬一样围杀我等。我以为,迅速抵达楼兰国,沿途不惹事端才是眼下首要之事。否则事端一起,势必为匈奴所察觉。”

“届时,万事皆休。”

杨嗣有心抗辩,一旁张任轻轻碰了碰他膝盖,杨嗣这才作罢。

赵安国见气氛如此,借方便之故与古西提走远,放水之际说:“汉使者被囚九年,现在脱困后战意高昂。这是好事也是坏事,他们不清楚西域的具体情况,他们从商人那里听来的消息都是夸大言辞的谎言故事。”

“西域哪有那么多的盗匪?那些商人依靠卖弄口舌抬高市价而存活,用虚假的故事夸大自己行程艰难、夸耀自己经历出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弄得现在这些汉使以为这西行路上,处处是盗匪,要处处备战。”

“他们连西域各国、匈奴的贸易路线都不清楚,我很难向他们解释。”

西域各国的贸易路线,寻常的部落裨小王也只有个模糊概念,一些匈奴王也知清楚自己附近的贸易网络。这么宝贵的东西,关系到今后发家致富,赵安国怎么可能轻易告诉张骞等人?

张骞等人是大汉的使者,可西域贸易网络的末端一环,就有边郡汉人、商队参与。

赵安国扎好腰带,脸色严肃:“现在问题有两个,第一是汉使的信息错误,短时间内我很难拿出证据说服他们;第二个是他们人多而且都是勇士,如果爆发矛盾,吃亏的只能是我们。”

古西提闻言,下意识抬手握在腰悬刀柄上:“主人,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手段增强实力。”

“嗯,出发时伯母悄悄给我一袋金币,特意嘱咐我在昭武城买一些奴隶。一会儿我将金币给你,到昭武城后你寻找奴隶商人,买希腊、塞种人奴隶,我需要能战斗的奴隶。如果他们愿意为我战斗,为我效力十年后,我还他们自由。”

自己又不是小商人,没必要出面去跟奴隶商人斤斤计较,身为贵族,手下人出面代劳就可以了。

维持贵族的体面,是避免一些小麻烦的有效手段。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赵安国主仆离去后,杨嗣宣扬着自己看法:“我等身为君子虽处危难之中,亦不能强夺财物而造杀孽。但沿途盗匪甚多,我等善射,当备齐弓矢,斫木为兵。仅需一战,就可自给自足。故而,盗匪寇我,我等杀之,牧民纠集相约掠我,我等亦然杀之。如此,可得牲畜马匹甚多,届时可昼夜兼程而行。以西域之广袤,人口之惆敝,彼追之不及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