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汉匈西征 > 第七章 昭武城

第七章 昭武城

张骞随赵安国走出酒肆,原本蹲坐在道路侧旁阴凉处的使团成员纷纷起身,还在喂骆驼草料、饮水的五个人也开始收拾行装。

赵安国左右环视,目光落在一群老弱乞丐身上,这些乞丐反倒都坐在路对面晒着太阳,一个个衣衫褴褛污头垢面,也死气沉沉不回应赵安国的目光。

“张公,你不觉得怪异么?”

收回目光,赵安国回头笑着看张骞:“灾民在汉国流浪或许有生机可寻,因中国富裕而民善,能乞讨度日。然而在西域这里,竟然有乞儿,实在怪异。”

张骞眨眨眼,以宣扬道德的中国,因灾害破产的流民也是很难乞讨度日的。这些流民是国家、豪强的洗劫对象,绝大多数流民会在国家赈济之前,被豪强强买为奴仆。

西域这里应该更直接,部落长、老、勇士遇到异部落逃难经过的小股流浪人员,哪有放过的道理?

训练奴隶放牧,效率可比牧羊犬高多了。

“他们不是乞儿,是惯盗、是窃贼,世代以此为生。为获得匈奴庇护,他们可能还会为右大将部属提供紧要信息。”

赵安国微笑着将对面的乞丐定性:“若非见我等人多势众,这些人会采取行动,轻则讹诈欺骗,重则偷盗、强抢。外来商旅,或初来昭武城者,受了欺骗、盗窃,也无处伸张冤屈。而我所虑,在于这些人与城外匪盗有勾连。”

他歪着头看张骞,笑吟吟模样:“张公细看,乞儿中皆是少年与老年,并无青壮年男子,也无女眷。这青壮年何在呀?我以为,应在城外谋生。”

张骞瞥一眼,跟随赵安国沿着街道行走,询问:“那为何女眷不留在城中,却要在外?”

“女眷在城外能采集浆果、野菜谋生,在城内可无处采集。再说,昭武城已是匈奴右大将封地,右大将常驻单于王庭,这昭武城由一众匈奴贵人治理。他们可不会精心治理右大将封地,在这里缺乏右大将管制,上到匈奴贵人下到匈奴商人、兵士、牧民自然是胡作非为,恣意横行。城中富户女眷难逃匈奴毒手,更别说沦为盗贼的破落户。”

赵安国说着挑眉,不屑哼笑:“据我所知,右贤王管理昭武城时,曾有不下两万户,乃河西最大城邑,富饶不在单于王庭之下。昭武城归右大将后,至今不过十五年,却已衰落至七八千户。若非昭武城是西域商人东行终途,可能这里只会残留两三千户。”

更多的匈奴上层内斗历史是宝贵的军事情报,赵安国不愿将话题延伸到匈奴内部的矛盾上,转而又说:“张公,三五日内,我等可能要跟盗匪打一场。”

张骞闻言,面无异色,笑容如常:“何以见得?”

“昭武城以西素来混乱,此常有之事。”

赵安国笑着打量道路两侧的原始铺面,很少有用文字的,几个服务贵族、大商人的首饰店、服装店倒是用了文字招牌,其他店铺多是在门口悬挂特征物品及符号,如皮毛、弓箭、铁制品、铜制品之类。

他的指引下,张骞如同管家一样迅速将一袋金币花费一空,大约四十枚车师国金币买了粗制的猎弓二十张,十把铁斧头,和三十张鞣制后的羊皮革,还有大约二百汉斤的小麦。

西出的城门口,赵安国与购买奴隶后的古西提汇合。

十四名健康的奴隶穿着四角皮裤,还有两名血淋淋的伤员分别被健康奴隶架着,都站成了一排。

引赵安国注意的是这些奴隶面前都放着一把简陋木鞘盛装的铁弯刀,他一眼扫过见有足足二十口铁弯刀,另外还有两捆八九长的硬木棍,大概在三四十根左右。

古西提迎上来,脸上笑容灿烂:“主人吩咐的事情,已经办好。”

“我看得见,都是精壮男子,你做得很好。以后,这些人就归你训练、统率。作为他们为我效力的报酬,五年后我为他们安排婚姻,十年后赦免他们奴隶身份,成为我的部众、半自由民。”

“主人的恩德、慷慨,我会让他们永远记在心里、血液里,成为为主人战斗的勇气来源!”

古西提大声表态,而赵安国只是随意摆摆手,也不看这些奴隶,牵着马来到城门甬洞,这才翻身上马两腿轻踹。

见当值的匈奴十骑长对他挥动左臂,赵安国轻拉缰绳,斜眼瞥着:“右大将的部属,拦着我所为何事?”

“尊敬的贵人,天色已不早了,为什么还要急着出城?”

“匈奴的法律难道规定,天黑前就不能出城?”

反问一声,赵安国随着马匹原地打转而扭头,蔚蓝色双眸盯着这匈奴十骑长,露笑:“右大将三年没回昭武城,难道昭武城就有了不同于王庭的新法规?我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阻拦我,现在让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狂魔战神杨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