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射覆乃是猜物。将物品扣于碗中,通过占卦猜测碗中物品,虽是玩乐之事,却最是考验易学水平。幕少主便失去了兴趣,对他而言,这易学难于上青天,别人占卦解挂,他是如听天书。
白面书生取了一物,扣在盅下,向众人道:“请!“修玉和方头大脸的文官各自取了三枚铜钱,纷纷起卦。
方头大脸的文官,修玉居然都起了一个蒙卦。
文官道:“上艮。艮为黔喙之属。因此推断是兽类。艮为小,应该是一小兽。“
修玉道:“张寺卿与我倒是不谋而合,《蒙》下坎。坎上有半兑象。兑为口。今口不全,不能食,故曰非食兽。“
两人推断至此,都在不再言语。修玉水平略高于张寺卿。
李元吉站起来向二人抱拳,接着二人的话说道:“兑为爪牙,半兑,故曰微而不强。离为文章,坎上下只有半离象。且二至四爻互卦震,震为玄黄。三至五互卦坤,坤为文为黑,所以说蔚而不明。兑为虎,离为雉。半兑则非虎,半离则非雉。既为小兽,其文采蔚而不明则非狐,如果是文采彰则是狐。且爪牙又微,必为狸。“
白面书生待李元吉话刚说完,打开盅,果然是一只狸,那狸见盅打开了,便在桌上嗞嗞乱叫。众人惊讶之极。
修玉道惊叹:“没想到元吉兄小小年纪,在易学上有如此功力,让人倾慕,也让人惭愧。“
李元吉道:“先生谬赞,我对易学所学甚浅。“
乐琴道:“元吉兄何必藏拙,学术学术,当要大家互相学习,去伪存真。“
李元吉道:“所谓学无止境,交流当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