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书里面的一些名称都用相近的代替了,免得起争端,但现在流传有吕祖参黄龙之说,这章山岳其实暗指张三丰,用张三丰替代吕洞宾。我们不论真假,只当小说看看,一笑了之。)
李元吉对佛学并不十分了解,然而道家讲究多学多思,不可固步自封,凡有所长兼可用之。于是一早便和公孙浩一起往灵隐寺去,没想到没过多久就追上郭蔓一群人了,于是一起前行。
公孙浩笑道:“我在蜀国就听人说,凡是佛寺昌盛,此国便是贫困。李兄智慧过人,这是何道理。”
李元吉道:“佛家是出世之法,非世间法。佛经教义乐死轻生,认为众生皆苦,讲求无欲无求,思想消极,不求进取,不求今生,但求来世,却不知道昨日的明日就是今日,今天的明日也会变成昨日的明日,应珍惜当下才是。”
“而那和尚们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生活何等逍遥自在。于是有好吃懒做者纷纷加入,国家劳力必将减少。而信佛者,将大批财物捐献于寺庙,以求来生得个好报。你看那个寺庙不是巍峨雄伟,那个佛像不是金粉涂身,一国物力财力都浪费在这上面了,国家岂能昌盛,百姓如何温饱。历史有三武一宗灭佛之事,全都是和尚骄奢淫逸惹的祸。道祖说,不贵难得之货,你看那些佛像浑身金光闪闪,就算朝廷不去灭他,遇上盗贼也是难逃一劫啊。”
公孙浩笑道:“都去化缘去了,谁来种庄稼呢。”
李元吉也呵呵一笑:“是啊,有点钱就买纸烧了,岂能不穷哦。”
郭蔓回头白了他们一样,李元吉公孙浩视而不见。
灵隐寺乃是越国境内的第一大寺,并不难找,过不多时,便来到看到寺门,寺庙依山傍水而建,巍峨雄伟,气魄恢宏。寺门前,古木参天,松柏森森,秀竹郁郁,长长的一道红墙内,隐现出众多闪闪发亮的塔尖,到了此处给人一种幽静、肃穆气氛。
众人一迈步进去,便听到梵音缭绕,焚香扑鼻,在知客引导下来到法会的会场,只见会场人群熙熙攘攘,人头涌动,广场四周是进来参加法会的向佛之人,大多表情庄重,男女老少,或坐或立。广场中间多达上百名和尚,身披黄色袈裟端坐于地。对面正中莲台坐着一个白眉老僧,面容祥和,一脸慈悲的正在讲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妙音如洪钟,在空中流淌,竟分不清来处,却教人心里安详。黄龙禅师直讲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忽然,黄老禅师睁开眼来,一声厉喝:“台下何人,竟敢盗法!”
只见一个身穿道袍、头戴斗笠的老者站了出来,这人长相奇异,高而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背上一柄剑,手中一杆拂尘。这道人说道:“你佛本是普度众生,何来盗法一说。吾乃一云水道人而已。”
黄龙禅师闭目道:“云尽水绝如何?”
道人笑道:“旱杀和尚。”
黄龙禅师道:“黄龙出现!”
道人又笑道:“飞剑斩之。”
黄龙禅师冷哼一声:“哼!不可以言语辩论也!尔有何道?”
道人笑道:“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黄龙禅师面露不屑,说道:“又是一个守尸鬼。”
道人笑道:“怎奈囊有长生不死药。”
黄龙禅师叹息一声:“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