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李元吉朗声说道。
此番言论犹如石破天惊,又如晴天霹雳,劈得在场人一时无法反应。但是他说得句句在理,居然无法反驳。
半响之后,魏无忌躬身跪拜道:“李兄,就凭刚才言论,为千年历代争论不休的人性善恶做了一个了结,善哉!。而人性无善无恶,人性本私恰好击中要害。李兄今日之言,当浮一大白!“
儒门中人哪里会服气,有人怒道:“孔子乃千古圣人,尔居然敢逆圣人之言,真是狂妄之极!“
李元吉笑道:“孔子,圣人乎?畏天命,图复辟;固贵贱,分尊卑;恶劳动,懒四体。反民权,媚权贵;任司寇,大索礼;暴发户,摆阔气;食要精,脍要细;酒无量,裘袍衣。结同党,杀异己。欺女子,骂小人;会荡妇,好女色。骂儿朋,用杖击;羞学生,弃师德;失官位,心着急;投叛党,丧天理。游列国,四碰壁。“
此言一出,顿时场面炸了锅,这是孔子学院,在孔子学院列出孔子劣迹就好像在别人家中做客,却去刨祖坟一样。众儒生气愤填膺,恼羞成怒,如何忍受得了。有人暴跳如雷,甚至想拔剑武斗,将李元吉斩杀于当地!需仁子也神情激动、脸色大变。顿时辱骂之声,不绝于耳,场面一度失控。孔子学院从创建以来哪里有这么大逆不道的言行!
魏无忌朗声道:“你们儒门想学孔子诛杀少正卯,不过这也却是符合你们的一贯作风。李兄,不对,现在李兄当得起一个李子称呼了。李子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为何你们就这么恼羞成怒呢。“
“《述而》记载,一直宣扬要维护周礼的孔子,竟罔顾事实为鲁昭公娶同姓吴国公主为妻这一违背周礼的行为掩饰。诸位不是不知。“
“我就为你等儒生列举一二你们口中的圣人是什么样的吧。”
“其一、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其二、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其三、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列起罪状曰: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你们口口声声的讲仁的孔子孔圣人,就是这么杀害异己的。“
“其四、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其五、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其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魏无忌还待说下去,堂上需仁子怒发冲冠,大叫道:“够了!“
在场人都明白,魏无忌所言乃是典籍所记载,句句属实,其他人还罢了,儒门弟子此事如斗败的公鸡,个个垂头丧气,如丧考妣,心中伟大圣人的形象顿时倒塌。本来好好的盛会,被李元吉和魏无忌这么一闹,辩论盛会输赢倒是无所谓,他儒门根基都被人连根拔起,祖坟都被挖了,这才是最大的损失。
李元吉与魏无忌见场面已经失控,也无心呆下去了,两人一示意,李元吉便扶着花庭诗走出了大门。在场人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一时神情复杂,既有愤恨,但是更多的却是佩服,两人年纪轻轻居然有此学问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