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想当初孙大哥不仅医术高超,书法造诣更是远胜我等,远志,你来看看这幅字怎么样。”关震北又是一声叹息说道。
孙远志也是从小被爷爷逼着练习毛笔字,名家书画也是欣赏过不少,在药王殿有不少的名人字画,大都是一些求医之人所赠。孙远志上前来仔细看铺在桌子上的一幅字,字迹非常潦草,乍一看还不如一个小学生的字漂亮,但就在这样的作品中,每一笔画都很到家,显示出坚实的笔力,字与字的俯仰也极注意,一字或数字欹侧似倒,接下来总有相挽相救的一字或数字,在杂乱中求平衡,显得奇趣横生。再仔细去看,这一幅字并非真正的毫无章法,而是把书法之法放到更大的天地中去表现,不拘一点、一画、一字的得失,就如同水墨写意的绘画,淋漓挥洒,得不似之似,为自己取得了最大的表现自由,给观者以最深刻的印象。
总之一句话,单个字去看并不好看,但是一整福字却又非常的和谐,巧夺天工。
孙远志再去看落款,青藤,一个人的名字瞬间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徐渭。爷爷也很是推崇他的书法,但是一直未亲眼得见真迹。
徐渭多才多艺,擅长书画,书法传世的主要是行草,或以行书为主夹入草书,或以草书为主夹入行书,较为纯粹的草书作品尚未见到。他的书法,看不出十分明显的师承。陶望龄以为:“大概仿诸米氏”,指出其字较接近米芾。徐渭有一类较规整的作品,结字紧密险劲,笔法遒劲爽脱,看得出师法米芾的笔意。但即使在这类行草书中,也不完全尽似米书,比如运用中锋浑圆的笔法,以重按轻提出尖的撇、捺笔画,就有篆籀风轨,从表面看接近隶草法。
徐渭曾书有《论书卷》,他以为米书紧结多姿、黄庭坚书法散漫有致,因此兼取二家之长。他的书法多持中锋运笔,取浑圆劲健的风貌,这无疑与他对古人书法的揣摩有关。他的师承有临又有悟,使人很难一眼看穿。
徐渭是古代书法家中得无法之法的典型,《草书诗轴》可谓无法一类作品,观者连字迹也分辨不清,可以说无法到了极点。最佩服和欣赏徐渭书法的袁宏道,谓其为书法家中的“散圣”、“游侠”。
这想明白了作者,孙远志通篇再看,竟然从这幅字上感觉到淡淡的灵气,显然是经过了几百年的传承,经历过无数人的把玩才留下来的,显然这幅字应该是真迹无疑。
于是孙远志说道:“全篇纵横散乱,分不出行间字距,满纸云烟,惟见笔走龙蛇,这应该是徐渭的真迹了。”说完就看着几个老家伙。
几个老家伙满心震惊,自己几人研究了大半天才看出可能是徐渭的字,但是真假难辨,没想到这小家伙瞅了几眼不仅分辨出是谁的字,竟然还能看出真假,这可就厉害了。
有人忍不住问道:“哦?何以见得?”
东方明赶紧上来介绍说道:“这是我孙女婿,孙远志,以后大家多多照顾。”说完完全不顾孙远志和一众老家伙的震惊,而是继续给孙远志介绍这里的人“远志,这些都不是外人,这位是默霏的爷爷黙老怪黙无敌,平时就新欢收藏,那位是……”
孙远志都一一见过礼,才在黙无敌渴望的眼神下开始说出自己的理由。
“首先从纸的材质看,应该是明代出产的万历皇帝宣纸,这个想必大家都能看出真假;其次,说一说徐渭的字,徐渭的字虽以散乱著称,单并不是真的就散乱,而是散而不乱,这个并不是很好模仿,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字形可以模仿,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心境却是不能模仿的,这幅字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郁郁不得志而又无人可说的无奈,怀才不遇,这个是模仿不了的。”孙远志不能说自己判断出是真迹的真正理由是他感受到了灵气的存在,只能靠自己的书法功底去解释,不然说出来他可以修炼成仙那就太过惊世骇俗了。
众人听完孙远志的解释也都各有所思,此时最高兴的莫过于黙无敌了,刚才自己孙女的表现他可是也看在眼中了,而且听东方明的介绍叫孙远志他就知道这个就是救了自己孙女让自己的孙女念念不忘的那个孙远志了,可不能让东方老鬼抢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