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中伙计听闻方辰专门来找老爷,略微一顿,眼珠子转了圈,不冷不热道:“方少爷可是有什么事要交代?若无要紧事,不妨交给小的去传达,就不劳烦方少爷跑一趟咧。”
方辰轻声道:“这事我要当面说与徐老板听,劳烦兄弟帮忙通禀一声咧?”他面露微笑,取出一叠宝钞,塞到伙计手里,虽说现在市面宝钞流通少了,但是并没有禁止,而且作为赠品也合适不过。
看到方辰如此大方,店中伙计这才嘿笑一声,迅速将宝钞收入袖中,清清嗓子,愈发恭敬:“我们老爷正在二楼喝早茶呢,我帮您说声,方少爷先等等啊。”说完,便放下扫帚匆匆进店。
这家徐记布坊背后的老板就是徐轩,是鲁镇的富绅大户之一。在他名下有多处店面铺子,这布坊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徐轩年纪和方辰已故的父亲方世鸿一般大,以前和方家生意上还有往来,只不过一年前便断了。自从方世鸿去了之后,方家日薄西山,跟徐轩这边也就再没来往。
回想起来,方辰记得这还是自己第三次见徐轩,以前两次都是儿时那会,方世鸿和徐轩的关系也止步生意朋友,平日里也就喝喝茶、吃吃饭,不过现在么……
方辰叹了口气,这便是世态炎凉,‘利益’两字在商人眼中大于天,都是拿真金白银说话,很少有义薄云天之人,徐轩显然不是这类人。话虽如此,方辰还是想再次尝试,将这条线重新搭起来!
因为这样,他的棉纱和布匹售出就有了保障,对于一般人,方辰也不放心,而且之后定然出现大宗交易,一般商人又怎能接受的起?
少顷。店中伙计匆匆返回,对方辰躬身道:“方少爷,我家老爷有请,请上吧。”
方辰点点头,这才走进布坊,布坊一层很大,店中有数个货台,全都是上好的绫罗锦缎,四周墙壁也是横杆搭建,布匹悬挂其上,五颜六色、好不靓丽,店中的几个杂工,正在用鸡毛掸子清扫货架上的尘土。
旁边便是扶手木梯,踩着咯吱地响,方辰上了二楼,一扇做工精致的木门开着。
他抬脚走进,里面格局挺大,正中央挂着一幅山路松声图,一道江南烟雨屏风折叠而放。
屏风前是一个圆桌,桌上放着餐食,五香鸡蛋、一碗黄澄澄的玉米粥,一碟腌好的萝卜丝小菜,以蒜苗拌菜,红白绿都在里边,盘中放着几个白馍馍,这样的早饭,在富绅大户很普遍,别人都是山珍海味,方辰没想到这徐轩还挺注意饮食。
面前坐在黄花梨木椅上,戴着折角方巾,身着圆领丝罗长衫,鬓角花白,下颌留着山羊胡,两颊的皱纹看出此人已过知命之年。不错,这人便是布坊店老板徐轩,他听出声响,但一双眼睛却也不看方辰,只是吃粥,口中发出稀里哗啦的声音。
方巾的丝是好丝,长衫是绫罗做的。
如今的大明,洪武爷和永乐帝坐龙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商贾士人、官家老爷的衣着上,尊卑界线也不似那般严格。在以前被人看到就是砍头,所以大家只能屋里自个穿着乐呵乐呵。现在嘛,很多人都能穿着丝织物上街了,这也是大明江南奢侈风气开放所致。
“好一幅《山路松声图》,桃花庵主的画作果真是妙笔生花,徐世叔好眼光啊!”方辰竖起大拇指,不禁赞叹一声。
要说现在江南,谁人不识桃花庵主,那就是笑话了!
这桃花庵主在如今大明书画行,那可是首屈一指的宗师人物,他不是别人,正是那连中三元的唐寅,后世人口中的唐伯虎!因为居住在桃花庵,时人口传桃花庵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