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方家机房场开始运作至今,赢得了不少机工们的称赞,各个热情高涨。也难怪,原本每天十文的佣资,而且经常纺不出纱、织不出布,现在方辰将佣资提升了三倍,细纱和绢布全都绰绰有余,每人月末还能留出部分余钱贴补家用,给自家娘子也能买上一匹好布做件漂亮衣裳。
要是加上平日里多干的活,还有一些分红的话,有好多在方家机房场都能拿到五十文钱,让他们彻底摆脱以前的命运,因此机工们心底对方辰更是千恩万谢,将其当成了自己的大恩人!
这一切全都归功于方辰改造的纺车和飞梭,使得整个效率和质量成几何倍数提升。线上有高灿在太仓那条棉线提供源源不断的货源,线下有徐轩的销售市场,之所以徐轩答应方辰应下这事,也是看中了方家机房场的庞大出货量。
清晨,南关正街一条巷弄拐角,行人如织。
一家店铺前摆着十多张木桌,皆坐满了客人,有士绅学子,有农夫行商,还有排队的人们,前方不断冒着氤氲热气,呼喊声此起彼伏,这家店铺上方挂着一块牌匾——方记食铺,在旁还挂着茶幡旌旗。
铺子里后厨,方辰亲自系上围裙下厨,他动作很快,翻炒油炸,平锅中不断飘来爆炒的葱香味、香油味,还有一些鲜辣味道,闻之不禁让人食欲大动,在不远处还有更多路过的人们朝这边望来,被这儿的盛况吸引。
黑色木门挂牌上写着各种菜单:手抓饼10文、鸡蛋蔬菜饼10文、南瓜煎饼、葱香辣饼等等。
“老板,来个手抓饼包好!”
“老板,来个南瓜饼。”
……
柜台前,小蝶跟个老板娘似的,一边收账一边给客人包好手抓饼,笑脸如花,看着食铺这边生意如此红火,小蝶心里喜滋滋的。旁边猴儿给她打下手,那些下人们则穿梭于外边摊位客桌间,端茶续水,每个客桌专门配有一个‘服务员’,这是方辰根据前世的一些经验参照而来,套用在这里。
“这方记食铺的这些小二还真是体贴的紧呢,吃个饭就站在一边,水刚喝了一半就续满,比那个周记粥铺可强多了!”一个穿着短褐、戴斗笠的农夫道。
对面一个菜农咬了口攥在手里的手抓饼,满嘴喷香,一副享受的模样,“可不是,这个什么手抓饼也做的不错,好吃还便宜……你不知道咧,以前这方记食铺我记得也很一般,没什么人,这前天开张就四处发告纸(宣传单),我也是一时好奇路过,试了试没成想还真不错咧!”
“我听说这些都是那个方少爷的主意,不知怎地一个书生就转了性子,开始经营起生意来,方家机房场那边现在可是风生水起,我一个侄子就是机工,也是在白桥看到的,在方家签了契约……”
“啧啧,本来想着这方家怕就此落败,没想竟还起死回生了,光这间食铺子的生意,怕是都能有不少赚头咧!”
而另一张桌子,一个身穿桃红色短衫长裙的妇女,梳着发髻,虽然年纪大,但是保养得当,一副圆脸也算面容白净,正小口喝着面前的小米粥,看着桌上的吃食,又朝方记食铺里望了一眼,眸子露出一丝阴鸷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