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明略 > 第二十五章 崔县令

第二十五章 崔县令

鲁镇本为江南偏远之大镇,稻作谷物却是一年两至三熟,除去职田外,还拥有私田,而崔远在鲁镇任职县令几十年,中饱私囊。私田也有近千亩,还有平日里的耗羡、各类税收回扣等,光是这一笔就够他吃大半辈子,自身家产丝毫不必那些富绅大户人家差!

按照大明体制,全国的属县总分为上中下三等,因鲁镇南北地域宽广,且又是六泽之冲,属交通要地,光是每年上缴朝廷的赋税也在七八万石以上,故真正来算县衙格局一点也不亚于上等大县,因此较真来说,崔远这个县令当的还是挺舒服的,相比于那些广西、云贵等穷乡僻壤之地的县官来说,那就是两个世界!

而鲁镇县衙的规格也是比那些小县要大一丢丢,但也只是一丢丢,再高就是僭越了,要掉脑袋的。

宽敞僻静的堂屋里,左右相对有四把交椅,分别是县令用以接待贵客之用,在旁还有木桌,桌上摆置笔墨纸砚等常用之物,后方还有木格造的书架,放置本县县志等书籍。

右手边第一把交椅上,坐了一个方脸、驼峰鼻的男子,一身黑色交领长袍,崔远淡淡扫了一眼,清嗓道:“郭甲首所说之事有些难度啊,那方家原本是本镇士绅望门,这镇中近千学子们可都引其颈而望之,虽说那方世鸿已去,但方家一门三进士,书香世家的名头确实不容置疑。

再者……那方士清刚刚秋闱中举,可是有诸生功名在身,要动他,难呐!”

与县令崔远对话之人便是那甲首郭正,之前他就派阿信在方家机房场打探过了,前日才偷偷传来消息,晚上在床榻听周娇所言,方家机房场的机工们根本就不知道那些新式纺车到底如何造出,说是有人见过也是那方士清一人拼凑而成,一个纺车各部画成图纸,分之让众人将零件做出,而且那图纸如何画出,具体他也不得而知……

这里面就有两点难题,一个便是分拆而成的各个零件图纸,看似简单,但是真正懂得、并且画出极为复杂,因为整个道理只有方辰明白,第二就是拼凑、使用之法,要将整个零件拼凑成一个完整的纺车,方辰自信除了他,在大明没有第二个人!

因此,郭正和周娇这次的算计,可谓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当然,郭正并未就此罢休,他之所以能长久当上这甲首,一层关系就是在县衙根深蒂固的关系,他本人是典吏洪海升的亲外甥,再就和县令崔远长久的利益关系。

这就要说明代州县级官员的收入了,其主要分为五大类:俸禄、职田、家伙银、常例、耗羡,而其中每一大类都有大小不一的油水可捞,这些县官本身的俸禄并不高,因此要想过得舒坦,只能从其他收入想办法了,除去朝廷恩赐的职田(公田)外,几乎都有自己的私田,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

再者,就是家伙银和常例了,所谓家伙银顾名思义就是常用器物,大明朝县令的家伙银一般都是15两左右,这些当然不够用,想一想,吃穿用度方面,什么茶壶、酒壶,床褥、鞋子等等,这些算起来得要多少,当然就得底下的里甲们负责了,而那些甲首们当然就是富绅大户了,他们为了个人私利,自然不在乎这些!

郭正便是如此以此,每年隔一段时间便进献家伙银,加上那常例一项,这崔远也是富得流油,平日看起节俭朴素,背后确是花天酒地、穷奢至极。以此手段,这郭正便笼络住了崔远,而崔县令也成了郭正在鲁镇背后倚靠的一棵大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重生大明1635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高衙内的恣意人生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