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竹娴嘴里,徐泽得知了更多李清照来之罘女学后的事迹。
诸如其人私自离家,仅带了一个侍女
或是不修妇容,素面待人,行止慵懒随意
或是席间宴饮酩酊大醉,而后聚众博戏,等等。
这些,徐泽都不甚在意,毕竟这是她的私人行为,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都不管,
他一个外人,管不了,也管不好,更不能管。
但作为大宋词坛超人气巨星,李清照淡出公众视线十余年后,
一朝复出,当然少不了佳作频出,以此宣泄多年避世的苦闷!
此举,自然又会吸各地仕女云合景从,
让李清照在登州狠圈一波粉的同时,
也把之罘女学的办学方向再次给带偏真要成诗社了!
其实,徐泽对办诗社没有一点偏见。
他一直都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诗词歌赋是当之无愧的华夏文明瑰宝,是能够穿越千年,古今共赏的艺术形式。
只是,此时不比人人能吃饱饭、人人能读书的幸福后世,
就算徐泽致力于“普及”教育,但此时勉强能普及的,顶多是识字和数算的“小学”阶段。
再往上走的知识进阶,也想普及的话,就不是现在的生产力能够满足的了,
越往后走,必然有更多人会分流,这不是他一个穿越者的意志就可以改变的现实。
诗词歌赋的问题在于,除了极少数天赋奇才者,
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法靠这个混饭吃,
大多数处于温饱线上下的人,根本没法在此道上投入过多精力,
由此,导致这些艺术形式有一定的隐性门槛的,逐渐被“高端化”。
开拓海东、攻破开京、逼得高丽和金国签订城下之盟等高光时刻,
徐泽就曾诗兴大发,真的很想吟诗一首,“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可惜,憋了几天,硬是屁都没憋出一个来。
没办法,这方面真要靠老天爷赏饭吃,羡慕不来。
徐泽办女学的初衷,是开启民智,解放生产力,
教学的对象,是绝大部分“劳动人民”家的女儿。
诗词兴趣班是要保留的,
但“小学”进阶知识、实用技术培训等,才是主流。
要是办成了纯富家才女展示才华的诗社,又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李清照如此高调的行为,也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很多原本打算送女儿入学,以求超脱阶层的父母,逐渐打起来了退堂鼓。
这就是典型的客大欺店,小庙不敢容下大菩萨的道理。
只是现在,到了这一步,徐泽反而不好立即就出面处理此事了。
首先是李清照已经把话题炒起来了,她的一举一动都是万人瞩目,
甚至比徐泽这个大宋头号“反骨仔”受到的关注度还要高。
没办法,文艺明星的热度就是比政治人物高,自古皆是如此。
嗯,后世某位建国同志除外。
再则,好男不跟女
啊不对!
徐泽有自知之明,大庭广众之下,他未必辩得过这位才思敏捷的大家。
徐某人平日里装得挺斯文,骨子里却是实实在在的粗人。
其人最擅长以势压人,话术打击之类的粗暴手段。
但这种手段,对付起柔弱女子却不好使。
万一李清照受不了打击,哭哭啼啼,甚至做出某些不理智的行为。
那场面,想想都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