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防在淮河北岸的新一团,在团长孙文武和副团长赵大勇的带领之下,全团官兵在武缺少武器n的情况之下,依然跟想要从南岸强渡淮河的日军部队浴血奋战。
虽然,无论是在武器装备,还是在兵力人数上,编制只有一千多人的新一团,都完全处于劣势,在取出了将近一半伤亡的情况之下,还是坚守住了阵地,没有让淮河南岸的日军部队强渡成功,在滩头歼灭了两百余名日军士兵,可谓是让新一团的官兵们士气大振。
第一天一大早,新一团的增援部队赶来,这一次,增援的部队是两千多人的一个团,这让提心吊胆了整整一个晚上寝食难安的团长孙文武大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让身经百战的孙文武感到有些情况不妙,因为增援部队这两千多人的一个团,刚刚进入到他们新一团的阵地双方进行会合,几乎没有任何休整的时间,位于淮河南岸的日军部队,再一次发起了强渡的进攻,并且,这一次要比昨天的进攻还要猛烈。
位于淮河北岸的新一团阵地上面修筑的简易防御工事,基本上都被位于淮河南岸的日军猛烈的大炮给摧毁,即便是现在增援了两千多人的一个团,也让孙文武坚守多长时间的阵地而在心里头吃不准。
正当孙文武在思忖如何应对淮河南岸强渡的日军部队之际,赵大勇就在这个时候,猫着腰快步走到近前,忧心忡忡地汇报道:“团座,咱们现在武还在为如何应对南岸日军部队猛烈的炮武就和赵大勇返回到了他们新一团的阵地,先是派遣一个连的士兵们,坚守在新一团淮河北岸的滩头,带领着其他三百余人快速撤出了阵地,来到了阵地的西侧。
与此同时,那前来增援的哪一个团,也留守了一个连的士兵坚守阵地,其他人分成两拨人马,往阵地的东、北两侧进行撤退。
并且,留守在阵地上面的这两个连的士兵们,在坚持了大概五分钟的时间之后,就佯装撤退,分别去跟他们的两个团主力进行会合,以此让位于淮河南岸的日军部队以为,驻防淮河北岸的中队顶不住猛烈的炮火而撤退了,不再继续坚持战斗。
果不其然,过了几分钟的时间,位于淮河南岸的日军炮兵部队,就停止了向淮河北岸继续发射炮弹,紧接着,就派遣了几百名日军士兵,分别乘坐二三十条大大小小强制征用的渔船,朝着淮河北岸行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