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的注视下,福顺公公从身后副总管捧着的锦盒里拿出一道圣旨来。
升职或调动的官员一共有足足二十五人,其中有一半是太子一党,剩下的一半里又有一大半是保皇党,还有几人就耐人寻味了。
首先是去岁新科探花郎秦奕,原是在翰林院里做修书的文职,这一回就被调到吏部去了,虽说官位小,但入了职能部门,升迁便是迟早。
再就是驸马爷姜允鸿,也得了一个有实权的差事,虽不是高位,却是能办事的,这在大晋史上可没有前例。
以往的驸马都是没有实权,空给给虚职撑面子的。
另外教裴钧的夫子,大晋名儒,二品侍政府侍政,郭大人晋一品太史院院使,其嫡长子子郭应政,晋三品武备寺通判。
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有权的官位。
最后就是齐陌,虽然一直是摄政王,但因为年轻,所以只分管户部事物和一些内阁杂务,今日也一并被授予行省参知政事的职权。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素来和裴钧交好的年轻官员,都一并稍稍提拔了些。
左右不过七人,但每一个人都是得了实在的好处。
反观裴钰一脉,有五六人显然是明升暗降,虽然得了高官,但是却没了实权。
一时间众人都心里打起鼓来。
显然这一切也都在裴钧的意料之外,总有些琢磨不透昭帝的意思了。
当然,不管旁人是怎么想的,裴钰到底还是急了。
原先他就觉得昭帝似乎要扶持裴钧,如今忽然提拔了一列与裴钧有关联的大臣,这不是赤裸裸的?
不仅如此,昭帝还将他手下的人削权,难不成真的是要看兄弟斗法。
只是他始终没有想过,被昭帝明升暗降的那几人都是这些时候不干实事,懈怠职责的。
若不是为着保全裴钰的颜面,昭帝大可以直接把这群人给贬了。
有了这个圣旨开场,不管众人心里如何想,都得欢欢喜喜的庆贺起来。
这一来,自然就有人敬酒的,年轻些的官员们性子又活泼些,除开齐陌这个不敢惹的,另外几个年轻官员都被灌了不少。
尤其是姜允鸿,他本就是性子好,又是驸马爷,不会有大前程的,与他走近些不会惹人生疑。
所以姜允鸿就喝的脸红红,好在酒量尚可,又有裴岚坐在一旁盯着,也没醉的厉害。
因为昭帝腿伤的缘故,没有坐很久便走了。
昭帝不在,场上的气氛又轻松几分,推杯换盏,还不热闹。
也是这会子,崔绾犹豫再三,还是端着酒杯到了姜琼羽面前。
“臣女崔氏,给王爷、王妃请安。”
姜琼羽看了她一眼,敛了敛眸子,淡淡道,“免礼,不知崔姑娘有何事。”
面对她的冷淡,崔绾倒是没表现出什么,只是用余光瞟了一眼齐陌,见他也没有反应,甚至不抬眼看自己,眸中才闪过一丝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