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宋说书 > 第七章 东家慧眼 三兄弟坐地分钱

第七章 东家慧眼 三兄弟坐地分钱

却说这窦侃说完这场评书也是心累得不行,毕竟在学相声时只是听老先生说过这个方法,而现代的相声社听众也基本有了听评书的良好习惯,基本上看说书先生落座就安静下来,也不知道这方法在古代行不行的通。毕竟古人到底与今人有些不同吧,可是窦侃也有不得不这么冒险的原因。

说书本来在宋朝就是下九流的行当,现在自己又身无分文,只靠着唐店家才有一口饭吃,如果不漏两手绝技,镇不住这位店家,那可有可无岂不成了讨饭吃的,往后那不是只能俯首帖耳了?

就在窦侃心思转动间,大堂又恢复了勃勃生机,众人的各种呼声热闹得不行。

“好!好、好!”大部分人齐声叫好。

“好滴很啊!小哥再来一段!”有一汉子想再听一段。

“叫恁娘的小哥,要叫先生!”旁边的同伴拍了他脑袋一巴掌。

“入恁娘的!要你管!”骂着两人打闹起来,不过周围人也看出来是同伴之间的玩笑,因此不甚在意。

“这位讲小说的小先生,恁说得真是好,小老儿听得那个入迷啊,要俺说您讲得真比这前边的朱家桥瓦子里的老说话人还要好,不知今日能否还可以再听一段?”一个小老头站起来拱手问道。旁边的老少青中年也是频频点头,显然很认同这小老头的话。

“老丈过奖了,小可今日一大早刚才城外赶来,路上也说了几段,现在是头晕眼花,身体乏累。明日,明日再给诸位再来一段评书,可好?”窦侃连连作揖,脸上布满笑容。

众人听到“评书”这词也觉奇怪,平日里也没听说哪个说话的先生用过这词,不过兴许是人家这个行当新出的或者是老师傅传与他的,因此也没甚在意,反倒有几个少年人暗暗记住,打算回去家里好好和兄弟姐妹显摆显摆。周围人又看到窦侃态度比较坚定地拒绝,只能无奈罢手,却是拉着同座的又温习了一遍刚才窦侃说书的内容。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真的甚是精妙啊,小老儿俺活了这几十年真觉得白活了,今日才被一言点醒啊!”刚才那个小老头显然已经成了窦侃的头号粉丝,正夸张地跟旁边一黑汉子说道。

“俺倒羡慕那张飞、张翼德,又有猪肉铺、酒铺店,还有庄田,真他娘的羡煞俺了。”那黑汉也是一番艳羡。

这泼才,白与他讲了,回去定与俺的老兄弟好好说道说道。小老头心里有些对牛弹琴的感觉。

其实这喝茶的诸位倒也不是没有听过各大瓦子说话的艺人讲过故事,只是那些说书人往往逻辑不甚明了,语言组织也不能跟窦侃这经过千锤百炼的现代三国演义相比,更别说那些说书人大多只为求生而活,见识不能广阔,文臣武将的神情风采、衣裳服饰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说今天的茶客听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又现代化的说书风采。

再说窦侃,他刚才定要拒绝继续来一段说书,当然并不是因为什么身体乏累的鬼话,今天虽然有些累,但是精神头依然很好,再说它半个时辰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窦侃往周围一看,今天是平常日子,茶坊的生意也只是一般,才十多人左右,因此窦侃想进入卖大力气吸引了这批观众,但不着急往下继续说,等今晚这些人回去与家人、邻居、熟识的朋友聊天兴许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过来听讲,这样就可以慢慢地培养越来越多的忠实观众,再然后老板发工资、生活美滋滋……

窦侃正展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想象时,却被唐店家打断。

“窦小哥,来这边一下。”

“哦,好的。”

窦侃随唐远往茶楼后面走去,到了僻静的后阁,唐远转身将放在布袋里的一吊铜钱①塞到了窦侃手里。

窦侃不解:“唐东家,恁这是什么意思,不是刚才才借给我一足陌铜钱吗?”

“窦小哥不要慌张,那一百文也不要恁还俺,只是俺想用这一贯钱留住窦小哥在俺这茶坊一旬②,恁看可好?”

窦侃将布袋放在旁边的桌子上,正色道:“哥哥这是说的什么话,我也是借哥哥的贵宝地才能说书,承哥哥的看重才能方才的场景,你就是打我走,我也不想啊!”

“那好,既然兄弟恁也看的起俺,那这一贯钱恁先拿着花,不够了再向哥哥要。”唐远抓起钱袋又往窦侃怀里塞。

两人推推辞辞,你来我往,好不墨迹。

正这时,前面传来李大壮的闷雷叫声:“二哥!二哥!恁在哪里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