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的夜,空气闷热,吹拂的风也没有丝毫凉意。
曹操负手立于安处亭之上,眼中浮现着繁华的洛阳。
深邃的双眸光芒流转,他静等着曹嵩,心情如这天气一般烦闷,该做的他都做了,剩下的只有等待。
”还是不够啊,遇事还做不到临危不乱、宠辱不惊。“
曹操自嘲的笑了笑,他指的并不是蔡邕这一件事,更让他后悔的是在刘备面前乱了方寸,若当时能忍住,便不会让刘备抓到这致命的把柄。
把事情摊开,一层一层想下去,曹操也猜出了一些刘备的用心,若想揭发渤海王,非皇帝最相信的宠臣不可,否则昏庸的天子不但可能不相信,反而会引来灭族之祸。
但想让中常侍王甫揭发渤海王,除了重要的物证,也要有他们自己人去劝。
而与宦官势力有仇又有交情,也只有他曹家了,他父亲与宦官交好,而曹操自己却恨他们这些乱臣贼子入骨。
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士族不同,曹操是从穿越的第一天便是从饿死的穷人坑里爬出,靠一名大娘的两个馒头才保住了性命,所以曹操从小就喜欢与洛阳的底层百姓打交道,替他们出头。
这些恶浊与阴暗面,曹操深有体会,想要匡扶社稷,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宦官这个毒瘤一定要除。
但刘备的目的是什么?为何赠予渤海王铜器又要置渤海王于死地,难道引诱渤海王谋反的就是刘备?
曹操出神之际,身后传来了走步的声响。
回过头,见走上来的是曹嵩,还未来得及欢喜,曹操就望到曹嵩脸上的愁容,心里不由有些忐忑。
”父亲,怎么了,可是吕强不愿替蔡邕说情?“
曹嵩缓缓坐下,饮了一口茶水,答道:”所幸吕强还算忠义,我没怎么费口舌,他就一口答应,然后立即随我一起进宫面见皇上。“
”结果如何?“
”皇上答应了免蔡邕不死,但要流放边疆。“
”蔡伯喈已经四十有余,怎能受得了流放之苦啊!“
曹操神色一暗,幽幽长叹,他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曹嵩拍了拍曹操的肩膀,安慰道:”蔡邕的亡国之言把陛下气的不轻,能免除一死,还是我与吕强拼死换来的。“
曹操沉默许久,答道:”只要蔡兄不是死罪,一切就都有缓和的余地,流放了也能再回来,算算时间,近几日我便能掌握王甫受贿的证据,我会还蔡邕兄与老师一个交代。“
”阿瞒,每一步都要谨慎的走,急不得啊,做事之余也要想想曹家。“
”孩儿谨记。“
……
三日后,渤海至洛阳的官道上,二十名身披战甲的侍卫正护送着两个大箱子,徐徐走着。
正值正午,酷热难当,但这些侍卫却仍紧握着长刀,没有一人脱去厚重的战甲解热。
而且从他们稳健的下盘可以看出,这些都是训练有素的好手,恐怕也只有渤海王身边的亲卫才有这样的气势了。
”统领,你瞧!“
侍卫长闻言望去,在道路前方的不远处,隐约可见,一名身着绿衫的男子正负手背对着他们。
”荒郊野外,此人诡异,恐怕来者不善,好好看看周围,看他是否还有同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