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星在同妇人交流的过程中得知这其中原由,妇人年芳十五那年同镇上的少年坠入爱河,婚后倒也幸福美满,夫妻俩相敬如宾十年,本以为就这样平淡幸福的度过一生,岂料却迎来了战争,满腔热血的丈夫不忍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为了保全妻子的安危,于是毅然决然决定参军,两人在十里长亭下互赠玉佩,许下一生的诺言,昔昔道别。
自从丈夫踏上了参军之路,她便日夜在此苦等他凯旋归来,每当远方浮现出一道身影,或者响起马蹄地“哒哒”声,就格外的兴奋,满怀期待的以为是丈夫荣归故里了,只可惜每次都失望而归。
就这样朝思暮想,日盼夜盼,苦守寒窑二十余年,最后等来的却是丈夫以身殉职的噩耗。
她这一生的命运注定要守着漫漫长夜度过余生,她时常握着玉佩想起那年在十里长亭下丈夫对她许下的诺言,“待满树的梨花盛开之时,便是他荣归故里之日。”
就是这句诺言,始终支撑着她苦等了这些年。
树上的梨花开了败,败了又开,可是丈夫却始终未出现。
她不相信丈夫会食言,自我麻痹那噩耗是误传,于是天天起早前往十里长亭,一直等到日落西山才归家,坚信终有一日他会身披战甲,骑着战马,荣归故里,将她揽入怀中,兑现当初的诺言。
寒星被她和丈夫凄美的爱情故事所深深震撼了,虽然感受不到那股刻骨铭心的爱恋,但是从她那张被岁月折磨得无比沧桑的容颜,不难看出她对于爱情多么的执着,对丈夫的感情多么的深刻,于是决定和她提出条件。
“大姐,你想再见他一面吗?”
妇人闻言不由得瞪大双眼,一脸期盼又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寒星自是知晓她不可能会信,于是嘴角微微勾起,故作神秘地压低嗓音,指了指她腰间的玉佩道:
“大姐,劳烦你把这块玉佩借我,我定能成全你们夫妻俩再见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