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午开始,《我的少女时代》好评就刷爆了各大自媒体。
络腮胡子记者俞敏的差评被直接淹没了,但李信打人这件事情还是引起了关注。
为什么电影口碑大爆,无数人点头称赞,可是导演当晚却暴怒打人?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暂时不用理会,我们的水军会带节奏。”
昨晚已经考虑到这一点,所以相关软文已经提前准备好。
飞机在东京成田落地后,李信他们就马不停蹄赶往酒店,准备晚上的首映。
李信让其他人休息,他去拜访是枝裕和。
国内很多影评人在是枝裕和身上闹了大笑话,好几个著名影评人连是枝裕和的名字是是枝裕和还是枝裕和都不清楚,就动辄在那边大谈枝裕和,大谈RB电影,大谈特谈RB电影跟华夏电影。
人家叫做是枝裕和,不叫枝裕和。
这个笑话延续了好几年,那些影评人或许都是与世隔绝的闭关委员会成员。
所以国内的影评人基本没什么地位,没什么观众愿意鸟他们。
只有一小拨影评人会拿到一些电影公司的封口费,用以糊口。
“叙事方式很清新自然,镜头也温和细腻,我看了很有共鸣。虽然这部电影偏商业化,但镜头语言很文艺。”
刚一见面,是枝裕和就对李信不吝赞赏。
是枝裕和当年拍过纪录片《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和杨德昌》,是两位台弯前辈的迷弟,所以《我的少女时代》在东京能够院线上映,他出力不少。
李信来访,他也是第一时间抽出时间来会面。
他筹备的《步履不停》初步计划在明年下半年开始拍摄,这段时间一直在积蓄情绪,感悟电影。
当知道李信准备在小樽取景,拍摄一部冰天雪地之中的文艺片,他表示很感兴趣。
李信讲述了《情书》这个故事,并且表示会用安静细腻的镜头来推进剧情,所有情感不浓不淡,在最后那一幕才会有瞬间的爆发。
这个手法,很多导演不敢用,因为太平淡的话,观众会看不下去。
但李信如果前面能够处理好,这样的电影很容易成为经典。
是枝裕和一下子就看出了这一点,所以跟李信讨论前面的设计。
越聊他就越兴奋,他发现李信的风格跟他很像,也推崇镜头语言的安静细腻,情感的静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电影在小樽取景的话,没有考虑过用我们国家的演员吗?”是枝裕和很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在RB发生。
李信直言不讳:“恕我不敬,如果用RB演员,国内观众会有抵触,我不敢冒这个险。”
是枝裕和挠了挠蓬松的头发,笑了起来,“您倒是个很坦诚直率的人呢!不过,用我们的演员,对你的电影在我国上映也是有好处的。”
他倒是因为李信的坦率而生出好感,是个正派人,不是那种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的人。
李信想了想,认真说道:“我考虑一下,如果是顺理成章的用贵国演员,那肯定没问题。如果让贵国演员生硬的来演一个中国人,这我做不到。”
是枝裕和不断点头,李信这话很中肯。
“或许可以女主角设计成我国人,她们的少年时代是在中国度过……”
是枝裕和开始认真出主意,他是很希望李信这样的后起之秀可以在RB广为人知,成为中日两国电影文化的桥梁。
李信苦笑道:“其实我之前已经考虑过这么处理了,但是在贵国拍摄的话,成本太高……”
“这样啊!”是枝裕和也很苦恼,拍了拍额头,RB拍电影没有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