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各大郡治,指的只是扬州和荆州几个大郡的治所,相当于省会城市,比如丹阳,豫章,吴郡,会稽,长沙,江夏,南郡等主要郡县,至于交州,则不在孙亮的考虑范围之内。
而这些郡县都有属于自己的屯田区,然而其中一部分的收益则由当地官府扣下来一部分,在交给中央政府。
孙亮听完在心里稍微合计了一会,少府那里能有十日左右,大司农这里加上各地郡县有十七日左右,这样一来差不多够一个月了,在加上这段时间抄家所得的粮食,一个月应该有余。
问题不大,可以实行了。
“诸位卿家,这收税只是一种手段罢了,敢问二位卿家,现在的建业粮谷多少钱一斗?”孙亮问道。
“回陛下,一斗米大概165钱。”谭邵首先回道。
“那粮价卖出165钱后,农户能有多少利?”孙亮继续问道。
“其利大概三十钱左右。”谭邵继续回道。
现在的建业的行情价是1斗盐可换6斗米,6斗米961.69钱,可换12.02尺布。换算下来一斗米大概165钱上下。
农户或者商家扣除其种植上的花费,去掉其成本,纯利润大概三十钱左右。
“很好,朕准备一斗米收30钱的交易税。”孙亮淡然的回道。
“陛下,不知陛下到底有何法?贸然收税,只怕···”刘纂话还没说完,就被孙亮的话打断了。
“朕当然知道贸然收税的坏处,粮价必然上涨嘛。”
如果粮食一斗米收30钱的交易税,从法律上来说,只要是卖粮食的人都得交30钱的税钱,那么作为商人,这就等于成本增加了三十钱,商人会把这三十钱加到成交价里面,也就是粮食会涨到195钱一斗。
当然了这只是交易时的税钱,只要你不要交易,你就不用交税。
交易的意思是指,用粮食换钱,或者换其他的物品,只要形成了交易的结果,那么都得交税。
“不过,朕会命人以私人名义用165钱一斗米的价格在市场上售卖,并且以180钱一斗米的价格收购粮食。二位卿家可懂其中的意思?”孙亮继续说道。
孙亮这个意思,是利用国家税收强行增加商人的成本,使粮食价格上升到195钱,然后孙亮派底下人,以私人名义继续以165钱的价格在市场售卖粮食,当然这些粮食则是少府和大司农的存粮。
这样一来,其他人手中的粮食就卖不出去了,若是降低到165钱的价格售卖,则不赚一分钱,反而还浪费时间,人力,物力,细算下来还亏钱。
孙亮以180钱的价格在市场收购粮食,在用165钱的价格售卖,表现上看,孙亮好像是亏了。
其实不然,180钱里面有30钱可是税钱,税是交给孙亮的,所以相当于收购的成本只有150钱,然后再以165钱的价格售卖,孙亮不亏,反而赚了15钱。
然而孙亮现在以180钱的收购粮食,商家们以180钱的价格卖给孙亮,商家们还能赚15钱,若是和孙亮砸价以165钱价格出售,则商人们都能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