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小笼包,雷婷看起来也很喜欢,直接开吃了一笼左右,感觉到饱意之后才停了下来,看着自己眼前那笼被自己消灭光光的小笼包,雷婷有些不好意思了,什么时候自己的胃口变得那么好了。
雷婷可不敢再吃了,再吃下去非得被人当成大胃王不可。
不过秦瑶没有看出雷婷的尴尬,她好久没吃李叔的手艺了,她刚回来的时候,李叔回老家办事去了,一回来,秦瑶就喊着要吃李叔做饭菜,可惜李叔回去了,没办法给她做,她只好打电话给李叔,跟李叔说,让李叔早些回来,李叔是秦家几十年的仆人了,秦家对于他来说如同第二个家一样,秦瑶身为秦家大小姐,她提的要求,自然得到李叔的响应。
李叔赶紧处理完手头的事情,赶忙买了回程的机票,立刻回到秦家,只为了给秦瑶做顿吃的。
大家在用餐的时候,李叔就在旁边服侍着,看着秦瑶一点点将饭菜吃完,脸上露出幸福的表情,李叔从小看着秦瑶长大,在李叔的心里,秦瑶就如同他的女儿一样,虽然这话不敢说出来,但是李叔心里一直都是这般认为的。
李叔等到众人用过饭之后,将碗筷收拾下去,这才能去用饭,这就是在大户人家做事的规矩。
在古代一般都是有管家管的,大户人家都有严格的家规,仆人们住的一般是西,很多大户人家的房子像矛房、柴房都是在西方、下人们的条件是很辛苦的,吃饭一般都在仆人们聚居的地方或院里偏僻的地方、厨房,不过一般贴身丫鬟、仆人的条件好很多,很多都是住在主人偏房或外间。
虽说到了现代好了很多,但是规矩依旧繁多,比如主人吃饭的时候,仆人就得在旁边候着,可能也没什么活给你干,顶多就是拿拿筷子,盛盛汤之类的,也算不上有多辛苦。
不过这就是规矩,主家用餐的时候仆人怎么能够先去吃饭呢,这是对于主家极大的不尊重,大户人家都讲究这事的,所以仆人们哪怕干了再多年,即便主家已经赐姓给他们了,也还是不可越雷池一步。
这便是仆人永远的悲哀之处,无论为主家付出多少,哪怕付出了一辈子,换来的可能也就是跟主家同姓,秦家有一处坟墓,专门收纳那些跟随秦家打拼的忠仆,忠仆才有如此待遇,何为忠仆,就是那些为了秦家做出杰出贡献,或者为了秦家贡献出生命的人。
比如三十年前,有一位林姓家仆,为了救秦半城,身中三十多刀,最后流血而亡,就这样才搬进这个忠仆墓,成为众仆的楷模。
李叔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进入忠仆墓,这样也算对得起自己的大半辈子的付出了,大家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下,忘记了还有一群人,虽然他们衣食无忧,但他们始终得不到真正的人权,无法在人权之上与大家平等。
这种现象,其实从古到今都存在,没人去纠正它,没人愿意纠正它,当事人都认为理所当然,当仆人的就是比主家要低一等,即便在这种法治社会,依旧没有改变,往往这种仆人是祖传制度,虽然你有自己的家庭,但你祖祖辈辈很有可能都是某个大家族的仆人,你的父母亲比人低一等,身为小孩,自然心里也会认为比主家的小孩低一等,等到彼此的小孩长大,又是周而复始。
这是一个死亡循环,永不停歇。
雷婷用过早餐,便不想再停留在此,雷婷也直接提出自己的想法。
“爷爷,我想去趟京都,我们的大师兄在那边,我和师妹都想去看望他,而且我们也好久没有去京都了,这次正好去玩玩,这次不好好玩,等到下次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来了?”
秦瑶也懒得待在家里,正好利用去这次机会,好好去京都玩玩,在晋市能聚的闺蜜也已经都聚完了,能够去京都走走,一方面能跟找找师兄,本来她们对于这个师兄也没什么概念,但经过一个暑假的相处,彼此之间也渐渐热络了起来,这就是宗门的魅力,能让一群陌生人汇聚到一个人的旗下,最后慢慢成为家人一般的存在,当然,也有那种反面教材,也有可能变成仇人。
“呵呵,杨先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呀,你说的那位师兄是?”
“噢,我师兄就是上次我委托李叔送去京都大学修学的王梧桐。”
对于这事,秦瑶觉得也没啥好隐瞒的,也就直接说了。
“噢,是那个孩子呀。”
秦半城对于所谓的王梧桐也没什么印象,虽然王梧桐是受了秦家的照顾才进入了京都大学,但当然秦半城并没有听说这件事,送一个人进入京都大学这种小事,怎么能惊动秦半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