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长孙少湛这样问她:“朝楚,你这样高兴吗?”
“高兴,心情甚是愉悦。”朝楚公主回答他,干脆利落,显得很愉快。
“皇兄你看,前面的树下有人,这是在做什么?”她抬手指了指路边的一棵松树下,似乎是围着几个光头小和尚。
“公主,不如奴婢前去问问。”白苓从后面跟了上来,她们一直和两位殿下,保持着不近不远的距离跟随在后面。
她对白苓颔首,轻声吩咐:“白苓,那你便去问一问。”
三个圆头圆脑的小和尚手里提着竹木编成的小篮子,一起蹲在松树底下,满地的松针和绿茸茸的野草,各自手里还握着一把尖头的小铲子,头上顶着香疤,新剃的头皮还泛着青,低头在土地里寻摸什么。
白苓上前俯身询问道:“几位小师父,你们在此间做什么?”
其中一个年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大的站起来,看见有女香客前来,站起来冲他们道了一声佛号,说:“阿弥陀佛,施主有礼,小僧在此地与师弟们采摘蘑菇,送到厨房用来斋饭的笋菇汤。”
白苓低头一看,果然他们手里的竹篮子里有许多新鲜的蘑菇,都是小小的伞状,她想了想,又问了两句话:
“小师傅,往苔山寺还要走多久,今日的香客可多?”
“再走半个时辰就到了,今日的香客与往常比较并不算多。”小和尚双手合十,一板一眼的回答。
“多谢小师傅了,来,给你们吃的梅子糖。”杏奈问完了话,从自己的荷包里抓了一把糖,她身上总是带了糖食果脯之类的。
小和尚双手接了过来,他素日里在这里做小和尚,常能够遇到出手阔绰的香客,对此已经是宠辱不惊。
“多谢女施主。”孩子们欢天喜地的接过一捧糖,带着笑道谢的声音很齐,杏奈冲他们微微一笑,知客僧引他们进入大雄宝殿,回到了自家公主殿下身边。
这苔山寺的善男信女,向来是络绎不绝,知客僧引他们进入大雄宝殿,朝楚公主与齐王殿下一同进去,时辰还早。
解签的和尚没有事,正悠哉悠哉的喝着早茶,香客并不算拥挤,不过其中有不少达官贵人就是了,这里是皇寺,香火不断。
长孙少湛看了一眼被供奉的巨大佛像,金身莲座,问她:“朝楚要拜一拜吗?”
朝楚走了过去,回首一笑说:“当然,不然岂不是白来了吗?”
“那好吧。”
朝楚在蒲团上虔诚的跪拜着佛祖,她相信神不会辜负世人,心中默念道:“倘若神明在天有知,烦请听信女长孙少幽进言,祈求上天佑吾皇兄,顺遂安康,一世无忧。”
明知不可能,却还是要求上一求,才觉得安心。
她一遍遍的闭目祈求着,她沐浴在着这香火之中,她祈祷着神灵听到她的愿望,皇兄是她的软肋,她不希望他出现任何不好的事情。
江改拿了香火递给两人:“殿下,上香。”
长孙少湛和朝楚公主分别接过香,虔诚的拜了拜,将香火插进香炉中,又让江改和白苓给了香油钱,这里的和尚都是不卑不亢的,脸上带着慈悲又和蔼的神情。
“你要不要试试这抽签。”
“不试了,我并不想尝试。”出乎意料的,朝楚公主摇头拒绝了。
“为何,也没有什么妨碍。”
你怎知晓,没有任何妨碍呢,朝楚看着三皇兄,不知该如何说出口,她看着皇兄温柔的神情,还有这无知无觉的样子,心中痛苦不已。
倘若你知,神灵早就书写好了你的命格,你的结局,你会如何?
她问不出口,也不能问出口。
这件事,只能掩埋在心中。
她灵机一动,道:“我可以给皇长兄家的小侄女求个平安符,小孩子,寓意好就可以了。”
长孙少湛一眼便看出她的意图,一言说破道:“你呀,倒是会想法子偷懒。”
“三皇兄,你这么说就不对了。”
“怎么就不对了,难道你不是为了偷懒吗?”长孙少湛一本正经的说她。
“自然不是,皇兄此言太过武断。”朝楚巧笑倩兮,这是她鲜少的娇俏和小性子。
长孙少湛语气熟稔的数落她:“莫要狡辩,不然最后吃亏的,总是你自己。”
“三皇兄你年纪轻轻,说落人倒是一把好手。”
“与你的顶嘴的伶牙俐齿比起来,彼此彼此。”
“皇兄今日怎么这样的得理不饶人。”朝楚嗔怪一声。
长孙少湛看见了殿外的一位身着素色僧袍的白胡子老僧人,那素衣僧人似乎是与他相识,手持佛珠远远的对他行了一礼。
长孙少湛转过头,脸上没了玩笑之色,对朝楚公主道:“我去见过主持,江改对这里熟悉,让他带你走一走。”
“皇兄去吧,不必顾忌我。”
长孙少湛向那僧人走去,朝楚便知,此人应是苔山寺的主持,闻道国师的老友,泓一主持了。
这时,江改出声道:“殿下,前面是苔山寺的相思树,去看看吧。”
“走罢,前面带路。”
“据说这棵相思树是有些典故的。”
“什么典故?”
“公主自己来看吧,就刻在这石碑上的,据说这块石碑也经历了百年风雨打磨,光滑无比,这石头上的字也是自然出现的。”
“有这么神奇?”
“是不是真的神奇属下也不知道,只不过很多人觉得挺神乎其神的,说这石头是姻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