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6)
No.96
中秋之前,苏青岑接到了高中同学殷芸的电话,在电话里,她通知苏青岑,国庆假期要举行婚礼,希望苏青岑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
殷芸是高中时期,除了乔楚之外,苏青岑熟识的另一个同学。
说到高中时期要好的朋友,如今早已移居海外,联系更是微乎其微。
有时候,人的关系是脆弱的,因为距离的遥远,交际圈的脱离,很难再有什么共同话题。
因着中秋回家的缘故,苏青岑便顺路去了趟殷芸家。
殷芸一家虽然在原邰市生活,户籍却是北京的,所以,即便当年高考成绩不算好,却也上了北京一所大本高校,毕业后,便留在了北京,毕业头两年,还时不时的在网络空间里上传一些珠光宝气,名牌傍身的照片,后来便不再更新动态。
殷芸的未婚夫是原邰市本地人,苏青岑去的那天,正好碰上。
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只客气的寒暄了几句,殷芸也没有互相做介绍。
交谈中,那个男人总透露着一种优越感。后来,才知道,他的父亲是地税局的领导。
殷芸脸上一直挂着小心翼翼的微笑,她对苏青岑说,“认命了。”
殷芸说,以前在北京工作时,每晚坐着最晚点的公交车,看着车窗外五光十色的夜景,感觉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即便每天来来往往置身其中,也丝毫没有归属感,谈过几个不错的男朋友,却都不长久。如今,接受父母的安排,倒是简单流畅了不少。
殷芸的父母在铁路上班,是以前搞基础建设时,从北京调过来的,至从来到原邰市,便没有回去过,北京的房产,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奶奶便过户给了她二叔。
也是,还是一直在身边照顾老人衣食住行的二叔,更适合得家产。
殷芸去到北京时,奶奶早已经过世多年,二叔二婶对她倒是很客气,只是从小没有怎么接触过,所以,在北京的那些年,互相交往也很少。
殷芸的结婚对象,在当下的婚恋行情里,算得上优。
苏青岑记得嫂子嫁给哥哥的时候,一脸的下嫁态势。
嫂子家确实比苏家有钱,不过,结婚的档口,也是一毛不拔,什么嫁妆都没有。也只有像殷芸这种独生女,才会被父母当个大宝贝吧?嫁妆一点都不比彩礼逊。
回到家时,村里到处都是测量房屋的公务员。
路上的大叔大婶,都在议论拾畔镇怕是要整体拆迁了,按照市面上的拆迁标准,每户宅基地可能会赔大几百万,要不就是落得好几套楼房。
嫂子在家里喜不自胜,停留了一丢丢,便赶着去了市里。
苏青岑疑惑的问妈妈,“我嫂子这是去哪里了?不吃午饭了么?”
苏妈妈欲言又止,最后开口道,“小卓去了市实验小学读书去了。”
还真是疏忽了,仔细想想,今年下半年,小卓是应该上小学了。
“怎么去哪里了?现在教育局不是按区划分来入学的么?”
“你哥哥在那里买了学区房。”
“我哥?哪里来的钱买学区房?”以嫂子娘家人的吝啬,还有哥哥的不务正业,要想在市实验小学那里买学区房,可能下辈子都未必。
苏妈妈没有回答,只一个劲儿的在厨房忙活,不知道是没有听见,还是刻意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