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皇上,长公主在徐州,擅自动用官粮,行事鲁莽,应当召回!予以处罚。”说这话的是高大人一派,对于夏瑾,高大人并没有因为对方是公主而轻视对方,在围场一事以及皇上寿宴上对方的表面都足以让高大人重视
现在长公主的行事传回燕京城,确实是让大家着实惊讶
先是徐州知府遇害,再有粮仓精米被换成稻糠,而后长公主宴请徐州一众臣子,以后被逼迫只能上缴粮食等等一事接着一事
被敲了竹杠的几个大臣一脉,心里多少有些不满,逼着大臣与富商借粮食,千古头一个,当罚。
因此,在皇上的桌案上对于长公主的控诉奏折已经高高的堆起,今日朝堂之上又是一顿争论
令一边却是对着长公主猛夸的,“长公主年纪虽小,但能做到这番成绩,却是不易,行事是有些直白,手段有些……另辟蹊径。但一切都是为民着想,权宜之计,当奖。”
最后退朝,皇上也没有表态。
太后也是任家那边,对着长公主向来不喜“皇上,哀家听闻长公主在徐州兴风作浪,不成体统!”
皇上也是无奈,夏瑾做事确实有些不着边际,之前已经应下是自己将长公主派去。
怎么也要维护一些“母后,瑾儿如此,也是没有办法,情有可原。”
“哼!还有数日就到年底,看来这个长公主是无法回来了。”太后转过话题,长公主一事还是次要
“那粮仓一事,皇上准备如何处置?”
“粮仓一事,朕已经命大理寺的楚大人着手追查。”
楚大人是任家一派,皇上与太后都心知肚明,由楚大人追查徐州粮仓一事,算是保护任家。
“哀家知楚大人是个秉公执法的好官,由他来再合适不过。”
可还不等太后松口气
皇上接着道“姜大人和孙大人从旁协助。”姜大人就是夏瑾的二舅,孙大人是典型的忠皇派,这两个可不是好相与的。
这下太后摸不准皇上的心思了,试探性说道“这徐州路远,孙大人年事已高,舟车劳顿的皇上怎么派他去了?”
自从皇上及笄,太后就很从皇上的表情中难揣测到皇上心中真实想法,心中多有不满,但又不敢表现出来
“孙大人身子骨不错,想来还能为朕分忧。”
“这……”
“圣旨昨日已经秘密下发,几位大人也已经出发。”皇上密发圣旨,昨夜里任大人只知道派遣的是自己这派的,还不知有两个不好想与的大臣从旁协助。
圣旨都下了,太后知道无法更改,只赶快通知任家“皇上,平阳郡明年及笄,之前哀家提议的平阳郡主与南平侯世子的婚事,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南平侯世子风流成性,燕京城谁人不知,南平侯权势显赫,但那世子成天游手好闲的,真不知太后是不是想把已故高平王唯一的血脉推去火坑里,还是说为了任家,连一向宠爱的孙女都推出去。
“朕已问过南平王,他只说世子的婚事只求世子喜欢就好,不在意家室和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