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大厦。
这个可以算得上是丙区的地标级建筑物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矗立在整个商业区的中心位置。金融、服务行业全部围绕着这个通天大厦建立、运行。
丙区所有的公交车在通天大厦前后五百米必有一个站点,更别提出租车或者摩托车像是鹰隼一般盯着过往的行人,打算从公交车、私家车这种庞大的客流中分一杯羹。有人曾经统计过,通天大厦每天的客流量至少达到十万人次。这个数据还是三十年前的数据,现在的数据大概是翻了十几番还打不住的那种。
拥有这么大的人流量,停车和交通则是非常头疼的事情。还好在通天大厦周围首先开创性地使用了十车道和立交桥分流形式,避免了从早堵到晚的尴尬局面。即使拥有完整的车辆、行人道路分流系统,在上班打卡和下班打卡,以及午饭时间前后,依然会堵上十几分钟。
到那个时候,就能真正意义体会到“人头攒动”的具体含义了。
距离九点钟上班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通天大厦前的十车道已经有轻微的拥堵。
在公交车上的上班族则是在站点之前就被统统赶了下来。
不,也许更为准确的是,这些身穿西装、手拿皮革公文包的上班族早在几公里前就嚷嚷着打开车门,只是司机硬是将这些人慢慢悠悠带到行车规定范围内才打开车门。这些人便像沙丁鱼一样,从公交车上鱼贯而出。
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除了司机,公交车再无一人。
而这种情况还要保持几站地,至少是通天大厦这个时间不会有人再悠闲地坐车了。
并不是通天大厦周围没有地铁,这些人没有其他的交通工具才会坐公交车。而是这个车厢里的人,下个车厢里的人,下下个车厢,下下下个车厢的人都是从十公里之外的地铁站乘公交车到这里的。即使拥有私家车,寻找停车位浪费的时间还不如走路。而出租车和摩托车则是早就开始发挥交通工具的作用了,道路拥堵至少有一半的原因就是随意停车造成的。
地铁站没有直接建在通天大厦楼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本来已经满负荷的道路,突然加上另外一个暴增人流量的出口,任谁想象都是无法承受的。所以,在丙区决定引进地铁这种交通工具时,这个没有说服力的想法直接被否决掉了。
后来的情况也佐证了这一点。地铁站的出现,让原本通天大厦周围的人流量暴增不止一倍,大量的上班族因为挤不上公交车、叫不到出租车、没坐上摩托车,而不得不选择步行到通天大厦上班。后来公交车的出车频率增加了三次,才让这种情况有所好转。
结果就是十几种花花绿绿的公交车和满大街的小汽车,还有大量的摩托车和如同米粒一样的行人,在上下班高峰期堵在这里,水泄不通。
不过,这样至少要比连路都走不动要好得多。
以上,都只是普通上班族的出行方式,并不能一概而论。
就比如此时,五百二十层的顶楼停机坪,工作人员正在向一架直升飞机提示位置。
等到直升飞机落下时,程田野从容地踩在实木制成的地板上。
“少爷,早上好!”
十几声整齐划一的问候声,依旧在程田野眼中没有掀起任何的波澜。
诸葛莉和林千则像是两只胆小的兔子,紧紧跟在程田野身后,连视线都不敢从程田野的身后移开。
因为五百二十层的高度实在是太高了,即使是昨天坐过一次私人飞机的两人都没有像现在对于高度有这样直观的体会,没有腿脚发软、倒在地上已经算是很厉害了。
稍微远眺或者俯视,一种从胃部涌上来的恶心感就会让人不自觉地捂住嘴,不把胃酸吐出大半都不会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