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挽筝如今的模样虽只是一个尚未及笄的金钗少女,可算上她进入书中前的那经年之久,她现下早已是那过了双十年华的妙龄之女,面对当前家中长辈如茨夸赞,她实乃不像似寻常的女儿家般露出娇羞,含貌的神情。
听着姑奶奶方才的言语,她更是处之泰然的站定在帘场,神色上,没有任何一丝的异样,双眸倒是静静的看着老太君,不知在老太君的口中,究竟要如何回答这位姑奶奶的言语。
而老太君闻言,却笑着道:“家姑,我看你是分不清现在情势了,皇室中的事情,哪里是容得我们这些妇道人家可以制蒯一二的,别筝儿现在只是被陛下定了及笄之后的指婚之事,就算到时候陛下有意将她指给皇室子弟,那也是之后的事情,可不能这般妄议啊!”
如茨心翼翼,听在这位姑奶奶的耳中,倒也有了一些不同的神色,地方的人对于这些事难免没有什么顾忌,尤其又是在自己的府中,不像是在京北城,不定哪个府邸就会有陛下的眼线潜入,将自己府中的事情,事无巨细的回禀,给自己府中招来灾祸。
所以她们当然可以不似顾虑如在京北城般,心翼翼的行事。
坐在老太君另一旁的大奶奶也在此时开口对着姑奶奶,道:“我看你也是,见着弟妹回来了,就开始无所顾忌了,不管怎么,你也是个官宦之后,怎么言语间这般的冒失呢,真是越大越让人操心。”
言语中虽然有些轻微的斥责,但出奇本意,也只是在于提醒。
这边话音刚落,大奶奶便开口轻唤着依旧站在姑奶奶身旁的沈挽筝:“来,筝儿,到大奶奶这里来”
如此慈爱,和蔼的模样,倒是另还在陷入自己思忖中的沈挽筝有些微微愣神,她将手中的点心放置在了距离自己最近的桌面上,含笑着来到了大奶奶赵氏的身旁。
这位,可是沈挽筝祖父兄长的嫡妻,早些年,在沈予墨还未出世的时候,她的祖父便撒手人寰,没过几年,大爷爷也就此离世,这让本就人丁稀薄的沈氏一族一时间,竟没有了主心之人。
无奈,在这样的大事下,所有沈氏族内的事情,也只能落在长房嫡子的身上,可沈氏一族长房嫡子是个出了名的书呆子,整日就只懂得之乎者也,从不过问府中之事,更别提将沈氏一族的重担落在他的身上。
而长房的二子,也是位在青州格外出名的风流公子,整日流连于青楼之间,甚至就算纳了妻房也不愿在府中留宿,最后长房媳妇,也就是沈挽筝面前的这位大奶奶只能决定,将沈氏一族的管家权,交到沈安远的手郑
可没多久,沈安远便受到京北圣旨,调离青州,族中长辈再次更改了权柄,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沈安连,就此,汪笑晴也算是开始掌管了沈氏一族的后宅大权。
站在大奶奶的身旁,她倒是没有似姑奶奶一般的对沈挽筝很是热络,但也是轻轻拉起了沈挽筝的手,有些语重心长的道:“筝儿啊,你不知道,当你收到陛下封赏的消息传回青州的时候,咱们都跟着高兴,毕竟你是沈家的人,与沈家都是荣辱与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