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元年,文科第一名,曜豫县人柯基成状元及第!”
“章武元年,文科第一名为曜豫县人柯基成状元及第!”
这是赵谌赐给三鼎甲的荣耀。
“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男儿!”也不知道是谁喊出了这句话,瞬间引起众人共鸣。一个默默无闻之人,突然从无数人当中脱颖而出,他的名字更是传遍大明,这等荣耀谁不想?
高力士也没管其他的的心思,依然接着唱名:“文科第二名为匡暨县人付道,榜眼及第,文科第三名钟祥府人黄秉承,榜眼及第!”
这两人的名字,文吏也按例继续三唱名,在场的百姓跟着齐声吆喝,一时间气氛高涨,很多人都想着下次科考,他一定要去不可。
高力士顿了一下,等着众人热情退却,便继续宣读:“寡人求贤若渴,自当政以来,求士不问出身,求才不论章句,但有一技之长,皆可用之……
今岁有士子,文章不显,然善于长技,故赐,复源县人,黄钟同进士出身,赐钟祥府人墨染同进士出身!”
百姓哪里想得出赵谌还有这一招,本来以为只是考文章,没想到并不是只有文章才能够入仕。
当然这个赐同进士出身,虽然听起来膈应,好像是你在饿急了的时候,别人赏你一口馊饭。
可终究还是当官,吃皇粮不是?
高力士接下来继续宣读:“章武元年武科,第一名大惠王国人姚吉昌,状元及第。章武元年武科第二名,钟祥府人云杰榜眼及第。”
文吏再次按照礼制,继续唱名下去。
然后将所有考试者试卷,全部张贴到东华门外,一个新建的专门张贴榜单的墙壁之上。
赵谌将七人原稿批改后,收到文渊阁贮藏,誊录的试卷则张贴在墙壁,供世人观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新科士子高中,寡人与有荣焉,本不吝赏赐,然思刑赏国器,不可轻之……
遂赐文武状元借绯袍、冠帽一袭,骑马御街夸官三日,以昭寡人爱财……
非状元者,借袭青袍冠帽……”
这里的借,可不是找人借的意思,这七人虽然考中,可实际上还没授官,赵谌为了彰显恩德,赏赐他们人各一身官服。
不过他们在没有到达品级之前,就只能穿这一次,过了这夸官三天,就必须脱下,不可再穿。
按照赵谌订制,官员一品到四品服绯色常服,也就是红色的日常官服。
五品到七品青袍,八品到九品绿袍。
无论文武都是一样的颜色,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陈亮还有叶适,他两人不一样。
一个是翰林院可以借服,彰显他的清贵,一个是内阁大学士,借服可以彰显他的威严。
两人都只是区区正五品,但是借服却可借二品、三品官服,配饰。
另外翰林院其他官员,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这些都可以借服色。
“臣等拜谢君上隆恩!”要说谁的感触最大,应该是墨染、黄钟、姚吉昌三人。三人里面两人是正儿八经的平民,靠着手艺而活,没有修为。
姚吉昌嘛,从外国逃难过来的,居然能够成为大明武状元,还能有夸官三日的荣耀,这在别国,他想都没想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