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为,应早立太子。
一来可以安宗庙二来可以稳定百官之心三来可以让天下百姓有个盼头。
现在百姓最怕的就是,像这样的好日子哪天就没有了。
臣完全能够理解,陛下一心想为大宁挑选一位合适继承人的良苦用心。
可是储君位子空悬,无时无刻不在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大宁还没有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出现”有些话魏征早就想说了,但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
这一次皇上既然主动提了出来,魏征当然不会错过机会。
“玄成所言,朕以为善,之前到是朕有些钻牛角了。”姜万钧先诚恳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然后问道,“玄成以为,朕的几个儿子中,何人可以为储?”
姜万钧纯粹是明知故问了。
“臣并未见过诸位皇子,不过臣以为,唯有陛下钦点的继承人,才能继承陛下的意志”魏征一脚把皮球踢了回来。
明摆着的,现在最合适的人选就是皇长子姜彻。
现在几位皇子年纪都不大,也看不出谁贤谁不贤,那么作为嫡长子,肯定是不二人选。
若是经魏征之口说出来,那么他便避不可免的被打上太子党的烙印了,将来太子登基,也要领他这个人情。但魏征不需要,他就没想过这辈子要伺候第二个皇帝。
魏征想不沾因果,姜万钧却不想轻易放过他。
“储君,大宁之根本也!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为了天下苍生,朕以为立储当立贤。”姜万钧也算是给自己之前的坚持找一个台阶下。
曾经他一直强调要立贤,现在改成了立嫡立长,那不是打自己脸吗?
“臣”魏征刚要就坡下驴,却被姜万钧给打断了。
“这样吧,传朕的旨意,朕的几个儿子中,到底何人可以为储,着内阁共议之,可以多听听文武百官们的意见,然后再报与朕。”姜万钧虽然可以一言而决,但他不能那么做。
哪怕只一个面子工程,他也必须要大家都参与进来。只有这样,储君才真正具备合法性。
当然,这么姜万钧做也是有一定风险的。未来如果他想废掉太子可能就要麻烦了,今天他把大家都逼到了“太子”的船上,到时候船沉了,大家该如何自处?
当年刘邦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刘邦在为难之际立了太子,早早就为太子配备了属官,结果想废太子的时候,就连隐居的张良都跳出来反对。
为什么大家那么大反应?
就因为大家已经和太子绑到了一起,太子一旦被废,所有同船的人都成了“二臣”。
不过姜万钧自信,自己可以完全掌控局势。
“臣领旨。”魏征还能说什么?
皇上要大家讨论,那大家就讨论讨论吧,反正结果不会改变。
这时候不会有哪个傻瓜跳出来,提议立其他皇子为太子。
姜万钧中午在城墙上与魏征商量太子人选的消息,三天后便已经在长安城内传开了。
消息是姜万钧故意让人透露出去的,这里边程咬金自然是出了很大的力。
得到消息,有人欢喜有人忧。
最难受的是佛门,因为,前来拜佛的人都特么在为问,太子之位,会花落谁家?
花落谁家?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皇长子彻啊!
没听人说,皇长子彻,孝心至诚,才德兼备
也不知道这些都是从哪看出来的,一个穿开裆裤的娃娃,走路都还走不稳,怎么看出有孝心,又有才德的。
不过关于太子人选的问题,佛门可不敢多言,除非有谁活腻了。
就连那些以前总喜欢神神叨叨的牛鼻子,这一次也都保持了沉默。
有人问题,袁天罡笑而不语,神神秘秘的,就好像他知道,但就是不说。
逼问得紧了,袁天罡就说,“天机不可泄露”。
如果再问,袁天罡就躲起来了。
没办法,猜对猜错都可能引来麻烦。
当今圣上最讨厌的就是神权干涉皇权,谁敢在这个时候乱开口,信不信那“活阎王”把大将军炮拉出来,给你来一个“一发式入魂”?
当消息传到长孙皇后的耳朵里,长孙皇后顿时就是一惊。
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捧杀”二个字,在皇上还没有下定决心之前,传出这样的消息,岂不是将她的儿子架在火上烤?
不过经她仔细询问后,她发现事情好像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那样。
因为宫内的传言,最开始是从宫宁那个大太监的口中泄露出来的。
宫宁当着不少人的面向皇上说起了外界的传言,皇上并没有生气,似乎还很高兴,所以消息便顺理成章的在宫里传开了。
难道是皇上的意思?
可是,事先皇上可是并未向她透露半点口风。
轻轻敲了敲脑袋,长孙皇后小声嘀咕了句,“小气!”
她大致猜出皇上的心思,定是这一阵子宫内的气氛让皇上很不高兴。
就连她这个当皇后的,都开始学会藏“私房钱”了。
类似这种没有触碰到皇上底线的行为,皇上一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并不意味着皇上会当做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只不过什么时候发作,那要看皇上的心情。只有等到那股气出了,事情才算真正过去。
很显然,皇上是把气出在了册立太子的事情上。
故意事先没有对她透露口风,就是要吓吓她,以此来表达,“朕很不开心,你要来哄我开心”
“娘娘!”婢女见长孙皇后脸上的表情变了又变,心已经悬了起来。作为长孙皇后身边的贴身侍女,长孙皇后要是有个长短,她也别想好过。
“无妨,陛下今日在哪过夜?”长孙皇后一边收起桌子上的信件,一边询问道。
“陛下已经吩咐下来,这几日政务繁忙,就留在政和殿里过夜,让各宫都不用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