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阳历二百三十七年,十月初。
赶了一月的路程,沐晨和孟三总算到了目的地~北楚国临海的边城开洛。走的时候梅姨自然是千万的不舍,也不知他们何时才会回来,之前听沐晨说过,她有些想法,若是出了蛊宗,估计短期内是回不来了,想跟着走,又怕成了拖累。想了想只得妥协,不是还有孟三跟着呢,总能保护小姐安危吧,而且小姐现在也那么厉害了。
之前公孙墨给的地图并不全面,只有部分,上面并没有标明准确的城镇和地点。他自己都不清楚“中洲中”是哪里,说到底,也只是想让沐晨碰碰运气。
但恰好沐晨知道,想来也是有缘,幼时不知在哪本杂记中看过一段,就记住了,如今竟还派上了用场。那本杂记有些年头了,好像还是孤本,也就是沐晨有这些爱好,从小就喜欢收集这些个天南海北的书,其他人估计听了中洲中这名字也不会想到和找到~
“主子,中洲中,为什么会在北楚呢?”孟三一边牵马,一边好奇的问,他们找了个小客栈留宿,现在已经入了夜,路上的人不多,很冷清,比起这一路上路过的其他城镇,显得荒僻的很。
沐晨和孟三一起出了马厩,她现在骑马已经很熟练了,再加上她没有痛感,倒是不像孟三那么疲累。
看了一眼四周,就连马厩里都没有几匹马,这小店生意估计不太好。沐晨转回神,向孟三回道:“北楚的开洛城连着尽海,没有人知道尽海的另一端是什么,杂记中记载过,有出使的船只出海,却少有人能归来,但爹爹曾说过……”说到这里,沐晨微微一顿,眸中微沉。
孟三看了,想着主子估计不会说下去了。但只顿了一会儿,沐晨又接着说道:“爹曾说过,荆南也连着一片海域,同北楚的尽海一般,他幼时去荆南一偏僻的小村听说一个故事,多年前有一人上过岸,且那人恰好是从北楚出海,从荆南上岸的,可惜没过多久那人就死了,很多事都还没来得及弄清楚。但我觉得一个地处极东,一个地处极西,北楚的人却出现在了荆南,两海可能在某处是相连的,但却少有人能度过那大片的海域,所以这个推论也无人可以证实。后来爹爹也说那只是传闻。”沐晨说完这些看着孟三一脸的不解。
此时也走进了客栈的大堂,向着老板要了两家挨着的房间,还有一些清粥小菜,那老板和伙计看沐晨戴着一块黑木面具,气度不凡,一旁高大壮硕的孟三看着也不像是个好惹的,都也不敢上前多问。
到了房间,点了几根烛火,伙计放下吃食就退下去了,烛火照亮了屋中的桌椅有些陈旧,还有股淡淡的潮味,外面有风声呼呼。
等坐在房间的桌上时,孟三才忍不住问:“主子,那这些又和中州之中有什么联系呢?”他是知道北楚和荆南有两处海的,海浪都是极大,经验丰富的渔民都不敢往深了走,这都鲜少有船能平安归来,更别说横穿海域了。
看着孟三好奇又着急的样子,沐晨示意让他坐下说,孟三也不客气,坐在了对面。
沐晨轻撩起青衣的袖口,先倒了两杯热茶,自己端起喝了一口,现在她很畏寒,这里离北方很近了,天冷的很快,觉得驱了些寒气,才开口道:“那本杂记中记载的中洲中心就是临海之初,可如此看来,临海的地方应是有两处,可谁又知道这初始之口在哪里?但这地图所画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