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亩地也是村东这一片荒地中最肥沃的一片了。
可就是这样的“肥沃的土地”,杨家村的村民也不会多瞧它们一眼的,太贫瘠了,侍弄这一片土地太不划算了。
这二十多天,杨永安和两个儿子只要干完了田里的事情,就到村东开荒。
村里人也基本上知道了杨永安做的这件事情了。
刚开始的时候还好,村民们都没有说什么。
可是时间一长,什么话难听的话都出来了。
这个时代的人饭后的谈资很少,所以杨永安去村东开荒这件事情就被拿出来说了。
说什么都有。
一句话,村里人都觉得杨永安去村东开荒是没事找事做,太闲了。
所以,村里人都不太看好杨永安带着儿子去村东开荒的这一行为。
有些与杨永安关系不错的,还让他不要做了。
可是,杨永安也只是笑笑而已,继续带着儿子去开荒。
来人看劝不住杨永安,也就不再说了。
还有人在背后说杨永安傻的,也不知道这话是怎么传到张氏的耳朵里的。
张氏向杨永安抱怨,杨永安让她放宽心,不要去管这些话,开心一点。
看见自家男人什么事都没有,张氏也就没多抱怨了。
等把十亩地全都弄出来之后。
杨永安去了一趟村长家。
为的是给这十亩地上地契。
村长也不看好他的行为,也真心的劝过杨永安,但是还是没能把杨永安劝住。
因为杨永安的坚持,不久,杨永安就拥有了这十亩地的地契。
村长和他一起去上地契的时候,还特意的打点了一下,把荒地免税的年限提高到了五年。
那块地,县衙也是有记录的,所以有人把那一块开出来,刘主簿还是很高兴的。
所以,就没有计较少交两年的税钱,这也是朝廷有明文规定的。
如果荒地是在是太贫瘠了,开出来的时候就免除五年的税收。
可就是这样好的政策,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开这样贫瘠的荒地。
所以,杨永安办地契的时候,才那么顺利。
荒地虽然是自己开的,但是要想办地契,也不便宜。
每亩地要半两银子,十亩就是五两。
就上上下打点,杨永安一共花了六两银子。
这下,杨家又该过紧巴巴的日子了。
不过,对于杨永安去村东开荒这件事情,张氏倒是没什么意见。
因为她和杨永安的看法是一致的。
家里的儿子多,房子倒是够住了,但是家里的田是肯定不够分的。
如果把儿媳妇接进门,家里的口粮就更紧了,而杨家现在的财力,连一亩水田都买不上,所以还不如去村东开十亩荒地来的划算。
荒地虽然贫瘠,但是杨永安和张氏都相信,五年的时间,一定可以把这十亩荒地便成旱地的。
要知道,杨家可是不缺肥料的。
家里可是养了那么多产肥料的兔子的。
而且,杨永安也知道自己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改善这么多的荒地的,所以,他还是以侍弄家里原来的六亩地为主。
如果有闲暇的时间再来管理这一片荒地。
就算种不了多少,但是一两亩还是能看的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