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医开好了方子,忘忧让姜兰拿着去偏殿交给宋嬷嬷去捡药煮茶。
宋嬷嬷在偏殿里跟梅清韵在一起,拿到药方后故意给梅清韵看了一眼,说:“淑妃娘娘这回可放心了?这煎煮药茶的事情自有老奴去做,就不劳动您了。只劳烦您去给太后娘娘回禀一声,别让她老人家牵肠挂肚的。”
“嬷嬷说的是,那本宫就先告辞了。”梅清韵自然要在宋嬷嬷跟前维持着尊严,便挺着腰杆儿昂着头走了。
宋嬷嬷看着梅清韵的背影,对旁边的何妈妈低声笑道:“这个淑妃娘娘一肚子的小心眼儿,哪里像是读书人家的女儿?太后到底看她什么了!”
“她也不过是小女儿家的心思,咱们陛下清隽俊朗,才华横溢,且又是社稷之主,天下的姑娘谁不倾心呢?能有机会接近天子,任谁也不会放过的。”
宋嬷嬷看着何妈妈叹气,忙劝道:“妹妹放心,陛下心里只有皇后娘娘。”
“这我自然知道的,可惜咱们皇后娘娘性子直爽,只怕以后还有得磨呢。”
宋嬷嬷又笑道:“我见过她做小伏低的时候,当初她跟着先帝的锦妃进宫,只是一个二等宫女,那时陛下还是太子,虽然有心回护,但到底名分不够,那日子过得是如履薄冰。如今想想,真心觉得还是现在这样子更好,帝后恩爱和谐,是整个社稷的福泽。妹妹放心,咱们都打起精神来,齐心协力地服侍着,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姐姐说的是。我去捡药给陛下煮药茶去。”
“好,我去小厨房看看,今儿陛下和娘娘在宁寿宫都没怎么吃东西,这会儿肚子肯定饿了。”
乾元殿两位尚宫嬷嬷各自忙活起来,没多会儿的功夫,点心,粥菜,药茶便都预备好了。
忘忧走到榻前,伸手摸了摸赵祯的额头,小声问:“陛下,饿不饿?”
面向里靠着看书的赵祯长叹一声,说:“嗳,朕早就饿了。刚才在太后那里就被怎么吃东西嘛!”
“那起来吃点东西吧。宋嬷嬷叫小厨房做了羊肉胡萝卜馅儿的蒸饺。您昨晚不是说想吃这个吗?”
“朕闻到香味儿了。”赵祯拉着忘忧的手起身,把书放到枕边下了榻。
忘忧跟着一起至外间,在圆桌跟前落座。
姜兰递湿热的帕子给二人擦了手,赵祯拿筷子夹了一个蒸饺送到嘴里咬了一口,只觉得鲜香可口,于是赞道:“好吃。”
旁边服侍的何妈妈笑道:“可怜见儿的,堂堂天子居然也吃不饱饭。陛下慢点吃,先喝口粥。”
赵祯一口气吃了半盘子蒸饺,又喝了一碗粟米粥。起身的时候便觉得吃撑了,于是在殿内来回的转悠。
白芷从外面进来,笑道:“下雪了!”
“下雪了?咱们出去走走,御花园的白梅开了,咱们踏雪寻梅去。”赵祯拉着忘忧便往外走。
“陛下刚吃了饭,不能出去吹冷风。”忘忧把赵祯拉回来,劝道:“再说了,这雪刚开始下呢,这会儿出去也踏不到雪,您且在这殿内来回走走,明儿一早咱们再去踏雪寻梅。”
对于忘忧的话,赵祯无有不听。
然而第二日仍然要早朝,忘忧一觉醒来想要起身的时候身边的锦被已经冷了,不用问也知道他一定是五更便朝去了。
何妈妈带着人进来伺候忘忧梳洗的时候回道:“娘娘,前阵子您叫人订做的棉被和棉衣都已经好了,余先生叫人送话进来,说今儿就装船送走,约么半月之后便到江宁布政使的手了。”
忘忧忙叮嘱何妈妈:“你递话出去,催着他们路快一些,这大雪一下,天寒地冻的。那些重建家园的百姓们也少遭些罪。”
何妈妈应道:“老奴已经按照娘娘的意思把话递出去了,娘娘放心。江宁布政使是个爱民如子的清官,一定会把这事儿办好的。”
宋嬷嬷从外面进来,回道:“娘娘,太极殿的小太监送信过来,说陛下跟大臣们正在议科考的事情,怕是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陛下的意思是娘娘可先用早膳。”
忘忧微笑道:“我也不饿,早膳还是等陛下回来再用吧。”
“既然这样,那娘娘先用一碗糖蒸酥酪吧。要等陛下回来,只怕还要一两个时辰呢。”何妈妈劝道。
“也好。”忘忧不想让身边的人担心。
宋嬷嬷刚应了一声还没来得及转身,就听见门外的小宫女回道:“皇后娘娘,贤王世子夫人来给您请安了。”
忘忧愣了一下,方说:“蓝夫人来了?就请在偏厅奉茶吧,本宫这就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