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见是张若霭,慢慢地直起了身子,抬了抬手,神色明显是期待的。
满朝皆静。
大臣们想着,殿试的流程皇上刚刚阅览了,礼部还有什么大事?
众目睽睽之下,张若霭掏出怀里的长卷,开始念贺文。
“十一年四月初八,圣皇得子……”
文采斐然,这是不用质疑的,辞藻华丽,听者也是一种享受。
可主旨竟是对七阿哥的赞扬,通篇文章都是夸奖,还不带重复的!
满朝文武都恍惚了。
这还没完。
张若霭念完就回到了班子里,梁诗正站了出来。
“臣启禀:七阿哥永琮天生灵秀……”
再接着,陆陆续续的文臣出列。
沈德潜、丁观鹏、董邦达等二十余位天子近臣皆是才华横溢的人物,他们有人擅诗,有人擅画,有人擅词,那贺文听起来真是行云流水,令人拍案叫绝。
满朝文武俨然目瞪口呆。
大阿哥永璜和端贝勒永琏早已上朝听政,永璜抽搐着嘴角,不高兴地垂了垂眼;永琏抖了抖双肩,努力压住快溢出唇边的笑声。
傅恒站在武将那一列,但他精于汉学,自然听懂了贺文。
都是在夸他的小外甥……
“……”傅恒想,是我落后了吗?
终于没有人再出列了。
大殿里静悄悄的,坐在上方的帝王率先打破了寂静。
“好,好,好!”乾隆忍不住起了身,龙颜大悦,手中握着张若霭的贺文——所有的贺文,都被吴书来遣人收集,递给了乾隆。
“诸位爱卿是我大清栋梁……”乾隆红光满面地夸道,“这份大礼,朕着实惊喜万分……”
昨日张若霭请见,他灵光一闪,暗示了他:爱卿,朕的爱子出生那么多日,还没有像样的贺文呢。
乾隆信任张若霭的能力,想着爱卿定能理解他的意思,写一篇令他舒畅的文章出来。
谁能想张大人不仅自己写了,还拉上了一堆同僚!
这简直是放大加倍的惊喜,若不是时机不对,乾隆真想给每个出列的臣子升一升官职。
不过他已记下了臣子的姓名,谁叫他们挠到了他的痒处?
在乾隆心里,嫡长子是用来培养的,嫡次子就是用来宠的。永琏现在经不得夸,得好好磨一磨,担起太子之位;至于永琮,他恨不得天天捧在手心里,捧上天去。
臣子们夸赞永琮,就是夸赞他啊!
谁都看见了皇上的高兴,臣子们隐晦的目光不断地往张若霭他们瞥去,每个人都是震撼的。
他们发现,这才是拍马屁的最高境界。
谁能想到,向来严肃看似清流的文臣,能想出这样别出心裁的主意?
妙啊。
*
下了朝,永琏给皇后请安的时候说了这事,眉眼弯弯,差些崩了冷静自持。
皇后:“……”
皇后怀里的永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