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一番话里传达的意思卫臻自觉领会到了。对如何安置这三百余人,心里有了计较。
有了腹稿的卫臻连夜起草了一篇‘关于卫家亲卫队职责权利及待遇一揽子计划书’,详细规定了卫家亲卫从入职到离休的职责、义务、权利和相关待遇,作为以后卫家亲卫待遇的执行标准。
亲卫的职责义务很简单,自然是保护老卫小卫乃至整个卫家人丁及家业。权利和待遇就复杂了。首先卫家亲卫入职后,除了拿七百钱的月俸外,会被分配良田百亩。这个百亩良田和给典韦的三十亩中田可不一样。典韦那三十亩中田,是赠予。田契由卫家转到了典韦手上。也就是说,三十亩中田以后就姓典不姓卫了。典韦对三十亩中田有物权,是私人财产。不管典韦是自己种还是租赁出去,甚至卖掉,卫家都是管不到的。因为这个,典韦一跃成了小小地主。
亲卫们的百亩良田却不一样,是卫家租赁给亲卫们种的,和庄户们种卫家的田地一样,要收租子的。为了和庄户门区别开来。亲卫租种的这百亩田地,按两成收租,并且随着亲卫在卫家服务年限,收租比例会逐年减少。卫臻用二十年作了收租之期。就是说,亲卫在卫家服务一年后,这百亩良田的租子按一成九的比例收,第三年是一成八的比例,以此类推,亲卫在卫家服务二十年后,这百亩就是白种,收多少都自己笑纳,不用给卫家交租了。当然,这百亩地还是卫家的,卫家也不可能一直让亲卫这样白种下去,在亲卫不犯大错,受到处罚或立大功的情况下,当这个亲卫退休时,卫家将会收回这百亩良田中的八十亩,其余二十亩则永久性属于亲卫一家了。若是亲卫不幸战死,则不受服务期限的限制,二十亩地直接用来补偿亲卫家属。亲卫退休或战死后,其子若是成年后加入卫家亲卫,则仍与他老子一般,从租赁百亩良田开始,以二十亩良田结束,如此轮回。
除了田地,日常吃食、衣物还有俸饷,当然也与亲卫的服务年限,奖惩都有关系。奖无外乎视立功大小,减少租子比例,增加享受租金优惠的租赁田地面积乃至最后奖励的土地面积。罚,自然也是在这上面做文章,最严重的自是在亲卫中除名。总之一系列的条条款款,最终挂钩在田地上。
除了田地和奖惩挂钩外,另外一项自然是孩童开蒙识字了。起初十来个庄户孩童开蒙读书,只能算作是实验性质,以蓝儿的知识储备量,也教不了什么东西。下一步,不管是庄户还是亲卫们家的孩子,想通过卫家读书习字,成为读书人,自少不得要为卫家出力,还得是出大力。这一点卫臻早想明白了。他不可能像许多穿越客那样,在古代无偿大力普及素质教育。斗米恩,升米仇。忘恩负义的人在任何时代为数都不少。小老百姓没文化,不代表没有升斗小民算计和狡黠。就像现在,蓝儿带着十一个孩童读书开蒙,其他庄户们私下里除了羡慕,怨言也是有的。只不过因为这十一个孩童都是以奖励试用曲辕犁的由头选的,怨言得不到支持罢了。饶是如此,几个因为抽签落后的庄户,平日里没少被家里孩童没落到这个好处的庄户饶舌。卫臻或者说卫家,肯定是有能力将现在庄户们的孩童全部弄来读书习字的,但以后呢?亲卫规模扩大后,还有这个能力吗?即使有,可能初始,庄户和亲卫们会感恩戴德,过了热乎劲儿,会不会视作平常?甚至将来这些读书习字的孩童有了待遇落差,不如别人的庄户家里会不会怨怼于心?如此下去,会不会对一片好心的卫家离心离德?
卫臻自觉不是善于笼络下属,统御全局的人。没那个本事,也懒得费那个心,索性弄出个一揽子计划,凭规定和利益来约束和吸引人手。就像当初商鞅一样。唯一让卫臻遗憾的是,商鞅可以用土地和爵位吸引老秦人,打造出好战善战,所向无敌的大秦锐士。卫臻提供不了官爵,卫家土地也有限,也只能打造五百人的亲卫队伍了。
卫臻在这遗憾,却想不到以后这个所谓的一揽子计划书,会成为曹老板手下虎豹骑和各种部队待遇的参考甚至模板,甚至改头换面,变成契约书的形式,延伸到卫臻创建的工程院里。这就不是现在的卫臻万万没能想到的。
其实不止官爵卫臻没有,就是土地,卫家手头也紧张。五百亲卫,可得五万亩地打底,卫家虽号称良田千倾,实际土地不过一万两千余亩,还差着那么一些。卫家在襄邑是县望,家财在襄邑却要在前五之外,拥有的田地也比不上石、刘、吴三家。要打造一个能在乱世立足的家族,现阶段的卫家有些不够看。家财可以挣,这个卫臻有的是办法,田地却凭空变不出来。
田地不仅关系着亲卫们的福利,更关系着乱世中最为重要的粮食。是卫臻放在心里的头等大事,自然是最为重视。
土地虽凭空变不出来,却也不是没有办法,开荒当然是第一选择。襄邑地处中原,人口极为密集,能开的荒地自然早早被开垦完毕了。不过黄巾为祸之后,人丁流散,尤其是己吾县尤其严重,襄邑周边和己吾之间倒是又荒出来不少田地。卫臻就把主意打到这些荒地上面了。
荒地的主意并不好打,打它的主意要面临着两道坎。
第一道是官府,开荒肯定是需要得到官府批准的。一大块荒地摆在那里,不论你开不开,都在那里,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荒地首先是国家的,当国家的代表官府不点头,开荒可以,前提是你脖子够硬,脑袋够大,能戴得住侵田夺产的大帽子。毕竟这些荒地原本是有主的,荒着不见主人,开垦出来,能产生效益了,主人自然会冒出来。别说这些原本有主的了,就是没主的,给你扣个侵山占林的帽子也不轻呀。
第二道坎是灌溉问题,这些荒地,容易灌溉的其实早被襄邑几家大族私下里开垦侵占了,剩下的大片土地都是难以灌溉的荒地。这些荒地原本的灌溉渠道黄巾大乱时,被破坏的七七八八,掘开的掘开,填平的填平。最重要的是原本濉水畔分流的拦水坝因大乱时破坏,加上无人维修,已经损坏殆尽。想灌溉这些荒地,不但要修复田间的灌溉渠道,还要重修拦水坝,这可不是一家一姓能搞定的小工程。
这两道坎都不好跨,尤其是后者,若不然,襄邑城那几个视土地如命的家族又哪里会给卫臻留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