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三国工程师 > 第三十二章基础

第三十二章基础

仰天长叹后,七百多口子该安排还是得安排,总不能把他们都咔嚓了或者白白养着。考虑了一番,卫臻决定让这七百多人男丁全去挖渠道,女人和小孩嘛,清塘挖淤去。

六月份时,大汉朝七个郡都发了大水,境内有济水、汳水、睢水流经的陈留郡就是这七个倒霉的郡国之一,睢水流经的襄邑也没能幸免于难。好在陈留郡在这三条水路的中上游,虽遭了水灾,却不是太严重,一直因为粪肥清塘挖淤的卫家庄子,更是屁事没有。不像济水下游的济阴郡,尤其是李典老家乘氏县,临着大野泽,被淹了个畅快。

水现在是退了,跟着大水来的淤泥杂物却后者脸皮留下了,清理这些不速之客的任务是陈留郡守和襄邑县令头疼考虑的事。少不得要像典韦说得那样,征发民夫,趁冬日枯水期,好好整顿堤防,清淤除杂。事实上,据卫兹透漏,陈留郡守府已经开始起草这个告示了。本来准备利用秋后和冬日间这段空档期,让庄户们突击完成开荒工作,结果秋雨连绵不说,又遇上野民这档子事儿,两下里一耽误,荒地还能在郡守征发民夫前开出来,一开始配给的人多,卫家牛也多,又有曲辕犁这一大利器,烧荒,翻耕的活再挤几天时间,也就完成了。配套的渠道,一开始分得人手就少,就算是有开沟机辅助,却怎么也完不成了。

本来,卫臻想着,亲卫队能抓一百多口子野民,马马虎虎把渠道修完也就不愁了,谁成想一下典韦居然如此卖力,完成任务超额了如此之多。

一分钱做一分事,一下多了这么多的的人力,卫臻也不满足仅仅把以前损毁的渠道修复、更新了。他很快制定了一个新计划,弄出了一个新的渠道水网开挖计划。

卫臻计划在新开垦的四千倾耕地里,在原有渠道的基础上,在开挖七条联通睢水的长渠和六个蓄水塘,做到旱时能灌,涝时能排,把卫家庄子打造成一个产粮小基地。在卫臻的印象里,后来夏侯惇做陈留太守时,好像就在襄邑的睢水两岸建了个军屯,进行屯田。这说明三件事,一是睢水两岸是产粮的地方。可不是嘛,大平原,又贴着睢水,不愁灌溉,产量之地那是一定的。第二就是襄邑运输方便。曹老板的军屯主要是供应麾下军队征战的。运输要是不方便,粮食都耗在路上,那就是白搞屯田,瞎折腾了。襄邑地处平原,陆地交通方便不说,最主要的是水运在北方地区也是少有的便利。运粮这东西,在火车、汽车没发明以前,水运比陆运节省的成本那是多了去了,即使在后世,铁路、公路阡陌交通的情况下,可万吨巨轮比起来,也是远远不够看的。襄邑有睢水流经,汳水在侧,往西不远有汝水,往北就是济水和母亲河,水运发达,作为屯田之地再合适不过。也难怪曹老板以后会选中这个地方。卫臻现在要做的就是先给曹老板打好基础。第三说明的是襄邑原本的丁口一定损失不少。不然曹老板不会有那么多无主之地用来屯田。不过这种情况,在三国时期,是普遍情况。先黄巾,后军阀的,丁口能多才怪了。关中平原上百万户的好地方,被董胖子和他手底下几位军头折腾几年后,不也成了荒凉之地,直到诸葛大神北伐是都没恢复过来。

敢这样下本钱,卫臻自然有自己的底气。出于同名同姓的好奇,后世卫臻很是了解过今生这具肉身的生平。作为曹老板落魄时第一投资人的遗子,原主卫臻其实也算是个作死小能手。

就拿夏侯惇来说吧。夏侯惇到任陈留太守后,第一件事就是举荐卫臻出任上计吏。什么是上计吏呢,就是地方政府派赴中央呈递计薄的官员。也就是每年秋季,地方把本郡的人口、钱粮、赋税、垦田、盗贼、狱讼等计划执行完成情况,总结汇报给中央。面对的是朝中公卿乃至天子,人选自然十分重要,一开始都是郡守亲自带队,后来由地位较高的掾史,如郡丞担任。这个职位是十分吃香的,一个上计吏,在中央时能代表地方参与朝会庆典,或者跟皇帝面对面汇报工作,同时能在皇帝和地方首脑见进行上传下达,工作重要性大大滴。能说会道表现好的话,皇帝老爷点点头或者高位公卿一举荐,那是能立马就地提拔的。放后世,能代表市里向中央汇报工作的,就是不是一把手,怕也得二把手,,要是不知道几把手上去了,你说这个几把手有前途没有?

上计吏比后世汇报工作还重要,卫臻后来就是上计汇报工作时,被尚书令荀彧大笔一圈,就地提拔为黄门侍郎的。

卫臻这个上计吏,他估计这是老曹让夏侯惇出任陈留太守后,交代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后来提拔怕也是老曹敲定好的升官流程。

念着卫兹患难相助之情的老曹,怎么也没想到,卫臻是个作死小能手,大约嫌弃升官路太平坦,非要整点儿波折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叶尘:重生在赘婿逆袭之路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东方船说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大明:开局佣兵十万,被怀疑造反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我只想当个山贼,怎么就称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