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吴越王子 > 第185章 赵匡胤龙兴之地的睢阳学舍

第185章 赵匡胤龙兴之地的睢阳学舍

小叫花子的话非常简单,一共加起来就是六个字:宋州睢阳学舍。

钱昱不敢怠慢,带着潘美、张琼就马不停蹄地直奔宋州而去。

宋州的睢阳学舍在当地的名气还是非常大的,钱昱赶到这里的时候,没有冒冒失失地去抓人。

宋州的地位在原来宋朝的历史上可是不一般的,这里被赵家钦定为龙兴之地,原因就是在陈桥兵变之前,赵匡胤曾经是宋州的归德军节度使。

说起睢阳学舍可能后世知道的人不多,不过,另外几个名字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这几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其实就是同一个地方,这些书院名字的前生就是这个睢阳学舍。

应天书院在后世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被大家公认为古代的四大书院。

睢阳学舍是创建于后晋时期,由乐于教育的商丘人杨悫,在归德军将军赵直的扶助下办起来的。

这是因为“五代十国”的分裂、战乱,使大多数官学基本上都遭到了破坏,所以,形势稳定后中原地区就出现了一批私人创办的书院,睢阳学舍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睢阳学舍当家作主的人是戚同文,此人是睢阳学舍创办者杨悫的学生。

在原来的历史上,北宋立国初期由于急需人才,就实行了开科取士。

当时睢阳学舍的生徒参加科举考试,登第者达五六十人之多。天下文人、士子慕戚同文之名不远千里而至宋州求学者络绎不绝。

戚同文病逝后,睢阳学舍曾经又一度关闭。转机是在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

宋州富人曹诚在睢阳学舍旧学之地上,出资了三百万金,建立了一所新书院。

这所新书院规模宏大,里面的有房舍150间,还收集了各类书籍1500余卷,并且聘请了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为主院。

应天书院后来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范仲淹因丧母守制商丘,受知府晏殊之聘主持应天书院。

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应天府书院学生王尧臣、赵鰖分别中得状元和探花。

“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

这是范仲淹在执掌应天书院时所作的南京书院题名记,足见当年应天书院的博雅学风和恢弘气势。

应天府书院为北宋培养了大批人才,如王尧臣、赵鰖、张方平、富弼、孙复、石介等。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参政“庆历新政”,应天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学,与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的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最高学府。

钱昱走进睢阳学舍的时候,听到了从各个房间里面传来的琅琅读书声。

尽管钱昱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不过,他对这个开启民智的地方其实非常敬仰的,所以,他没有派兵搜查而是微服来访。

戚同文站在钱昱面前的时候,心里面是一肚子的怒气,他不知道是什么人竟然要污蔑说书院里藏匿了朝廷禁物。

钱昱看着白发苍苍的戚同文,心中虽然说是敬佩万分,可是,寻亲会花名册不是等闲的物品。

钱昱知道自己没有一点点的退路,他最终还是决定开诚布公地与戚同文好好地谈一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