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看错的话,应该是朱高洵通知朱高燧的信使,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管这个弟弟最后什么想法,朱高洵已然决定将他完全拉下水,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
或许就是那个意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朱高洵一动,放在这里的“眼睛”就看到了一切。
不久之后,一只信鸽用翅膀划开了黑幕,迎接着黎明的曙光,信鸽在城门处盘桓了一下,它确认了方向,直接挥舞着翅膀,向北飞去……
早在几个月前,张波就从张澜这里得到严令,派出了最少两队精锐潜伏在汉王府周围。
另外,张波的情报人员在汉王府内也有渗透,可谓是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己方即刻就有收获。
不过,金陵距离京城可是有两千多里的地方,即使信鸽也要断断续续飞很长时间。
好在张波在中途安排了多个接应点,从京城到金陵之间的情报网络,已经完全稳定,有张澜的极度关注,张波可谓是不余遗力。
张波清楚这条情报线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弟弟投入的心血,所以他用了最好的人手来布置一切,情报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这个时代,可谓是一个软肋。
对于穿越而来的张澜来说:解决了这个重要的环节,很多事情可谓是事半功倍。
在张澜的感知下,不仅仅是张波,就连龙羽、龙嫣然、汪俊,甚至二狗子他们都清楚,这情报收集的和传递的重要性。
情报传递也是重要环节,对此张澜投入了很多的财力,忘了说明一点儿,张澜现在把京城除了老字号酒楼之外的酒馆、客栈,全部控制了起来。
手中没人、没钱,肯定干不成大事,要知道出钱经营这些酒馆、客栈的幕后大佬可是宝庆公主。
作为皇家之人,宝庆公主可谓是强硬的后台,徐妙锦小姐姐也在里面有着股份,也算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股东和二股东。
前面充门面的掌舵人可是京城府尹张贯,张澜只是想避免一些儿琐事影响,甘居于幕后。
谁也不清楚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可以掌控京城半个餐饮和住宿行业,放到现在都是一件非常牛皮的事情,更别说那个时代了。
好在这些事情都隐藏在暗处,没有人知道真正掌控这一切的是张澜,并且,张澜也不想让外人知道此事,对他来说“低调才是王道”。
好在一切都很简单,不管是纪纲还是朱高洵,他们现在的目光都放在了张澜身上,对其他人他还没有看不上。
或许对这些高高在上的王爷、大官们来说:这些“蝼蚁”,压根不值得关注。
这就是张澜的切入点……
那些所谓的“大人物”,大部分根本不在乎这些底层小民的死活,要不然……也不能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叹之说。
还有一个件有意思的事情,记得有历史上的晋惠帝收到了奏折,上面说的很清楚,“灾民很多,他们已经吃不上粮食了!”
晋惠帝或许智力有问题,直接说道:“既然吃不上粮食,他们可以吃肉啊!”
这种感觉就说明了一个王者,不能了解百姓的苦衷,或者不能沉寂到底层,最终就像是空中楼阁,根基不稳。
哪怕皇上的智商不够,那么身边的人智商都有问题吗?这根本就是一场可笑的闹剧,只不过在晋惠帝身上体现了出来而已。
张澜作为朱瞻基的伴读,他知道这个比他大两岁的皇太孙,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对于一些女色和醉酒毫不留恋,和其他皇亲国戚的同龄人完全不同。
还是有一个关键点儿,朱瞻基沉迷昆虫类尤其是对蛐蛐、蝈蝈一类的斗战,张澜想改变朱瞻基,计划从这件“小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