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臣垂首,静默。
护国公和靖国公系出宸王一脉,后勤这么重要的事情,在这种时候,谁敢不开眼的上去添堵?除了大皇女——恒王赵元成。
果然!
恒王出列:“启禀母皇,女儿愿为母皇分忧,即刻启程前往河西道,与大军汇合。”
恒王既然敢开口,自然是有信心,更有私心。
一来,恒王的后勤做的确实好,赵家义军后期的后勤工作,大部分都仰仗她,为此宸王一脉当初可没有少吃暗亏。
二来,此次后勤,资助的可是护国公和靖国公两人所领的兵将。这就意味着,恒王又可以给宸王一脉添堵,说不定运作得当,还能趁机折损他们几员大将。
恒王打得一手好算盘,宸王一脉焉能不知?
这时,根本不用宸王开口,就有人出列了。
开国伯,上轻军都尉傅泉出列:“启禀圣上,微臣以为两位国公和宸王殿下合作已久,此次运送辎重事关重大,应当派宸王殿下前去接洽更为妥当。”
“臣附议。”马上又有人出列,配合附议。
亦有恒王一脉的官员出列反驳:“微臣以为恒王殿下前去更合适,毕竟在后勤方面,恒王殿下经验颇丰。”
......
庆德帝任由两方辩驳。
待众人声势减弱,直至湮灭,庆德帝这才道:“吕老,萧老,您二位怎么看?”
吕、萧二人都这把年纪了,老狐狸中的战斗机,从不站队。
吕敬益:“回圣上,老臣以为各位大人说的都有理。恒王殿下后勤能力不俗,宸王殿下亦更为了解两位国公。”
殿内垂首的众官员,纷纷腹诽:当真无愧的老狐狸,两不得罪!
萧槐与吕敬益一向不合,此时两人倒是攻守同盟:“回圣上,老臣以为吕大人说得甚是,老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