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镜剧本后面有几个试镜的片段,不过阮澄没有急着往后看。
试镜在周末,中间还有三天,时间充裕。他打开手机,在网上找到原著订阅,打算先看看原著。
阮澄瞥到文下的评论时,看了几眼。
最多的是关于两个主角的,其次就是樊随和太子的。
[我不太喜欢两个主角,反而喜欢樊随,长相出色,忠心为主,足智多谋。在我看来,樊随是作者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他的偏爱,比主角更甚。]
[啊啊啊,为什么樊随最后死了啊?!作者你好狠的心,让他和太子在封地恩恩爱爱不好吗?]
[据说《锦绣年华》要拍成电视剧了,不知道最终谁会来演樊随和太子?只希望不要糟蹋了我心中的这两个角色。]
也有对樊随无感的,不过总体来说,对这个角色都是喜爱居多。
阮澄笑了笑,继续看原著。
这一看,就从下午一直看到晚上十一点。这本书在网上的评分很高,在阮澄看来,写得确实很好,让人移不开心神。
樊随只是个男三,书里对他的介绍也零零散散的。阮澄读完整本书,大致了解了他的一生。
有些东西,剧本里不会写,电视剧里也不一定会表现出来,不过却不代表它不存在。
要演好一个角色,就要先吃透这个角色的背景、家世、执念、偏好、弱点等,否则只得其表,不得其里,演出来的会很飘。
这是阮澄上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
樊随是户部樊尚书的独子。五岁那年,樊尚书被人污蔑陷害,因莫须有的罪名入狱,而后被砍头。
樊随的母亲也被连坐入狱,樊随因为年纪尚小,逃过一劫。
家仆带着樊随离开京城后,陷害樊尚书的人却想赶尽杀绝,连一个五岁稚子也不放过。
樊随身边的家仆都死光了,在危急时刻,樊随意外被太子姜谨涿所救。
后来樊随就成为了姜谨涿手中的利刃,帮助姜谨涿稳固太子之位,和主角作对。
最终还是没能帮姜谨涿登上帝位。
太子姜谨涿秉性善良,温文尔雅,有才华,若是太平盛世可以守成,但此时是乱世,他的仁慈只能成为他的弱点。
姜国皇帝更中意男主姜谨淞,嫌弃太子优柔寡断,不堪为帝。
姜谨淞继位后,将姜谨涿削爵,用一小块偏远苦寒的封地就打发了。樊随跟着姜谨涿一同前往,却因体弱,在封地不久后就去世了。
百姓之间传闻,说太子姜谨涿被废是因为无德无才,只有樊随知道,太子是多好的人。
他被太子所救,受到太子庇护。太子还帮樊家平反,教他念书识字。温柔两字都不足以描述那个人。
在书里,作者虽不曾明确承认过两人的情侣关系,不过阮澄可以从字里行间找出线索,他们就是。只是碍于世俗和皇权,无法光明正大罢了。
阮澄躺在床上,脑子里想的还是樊随和太子,久久无法入睡。
他这个人,还挺感性的,要不然也不会在霍时渊身上吊了那么久,阮澄自嘲一笑。
不过也有好处,他共情能力特别强,容易入戏,上一世,和他合作过的很多导演都夸他演戏很有灵气。
而这边,霍时渊刚刚结束了一场应酬,和他下一部电影的导演、副导演、投资人吃了个饭。虽然他家里有钱,但这种应酬还是不可避免的。
十一点多的时候才回到家里,打开门,迎接他的是一室的冰冷寂静,打开灯,将黑暗驱除,才好像有了一点生气。
别墅除了他,没有住其他人。
每周家政公司的人会来打扫两次,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剧组,不常住在这里,因此也没有请佣人。
霍时渊突然想到以前,每次他回到家的时候,阮澄总是在。有时候已经很晚了,但只要他回来,阮澄都会在客厅等他。
如果知道他有应酬,还会煮上解酒汤,等他回来给他盛好端上来。
他不太喜欢和别人一起喝酒,回到家的时候,总是有些烦躁,面对着阮澄,也从来都是冷着脸,说话也一点不客气。
阮澄看着他的脸上满是期待,有着没有被世俗污染的天真和单纯,他看着却莫名烦闷,嘲讽几句,就上楼回到房间。
他知道阮澄会一个人在下面失落很久。
以前他觉得他们之间是协议婚姻,在家人面前做做样子就行了,在家就不必了。等和阮澄离婚之后,他不会亏待阮澄的。
现在阮澄离开了这里,没有人再在这里专门等着他,也没有人会专门给他端上一碗醒酒汤。他才发现,以前的他态度真的有问题。
虽然他不喜欢阮澄,但阮澄对他的心意挺难得的。
就算不能得到回报,至少应该得到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