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吴德贤返乡,每年的清明冬至,都是由他准备祭祀用物。
这当然不是侄子们不舍得花这个钱,而是他主动提出的要求,说离家几十年,该来好好尽孝了。
他财大气粗,每回准备的东西都很多。
在清明节前一天,他就交给了白玲三十块钱,吩咐大侄媳妇备好一只蒸鸡、五斤猪后腿肉、一条红烧鲫鱼、一钵油豆腐和一笼艾草青团。
除此之外,他还另外购置了一些纸糊的阴间用品,分别有:
五个花圈,一栋照着原吴家祖宅模样糊成的纸屋、四乘纸轿子以及一张纸糊的麻将桌。
其它诸如红色油脂蜡烛、香、鞭炮和冥币也不在话下。
其中那五个花圈,除了给故父母吴祖清夫妇一人一个,还有吴德仁、吴德义两位已故哥哥一人一个,另外一个则是特意给当年的管家吴六叔。
吴德贤一起床就着手去催办这些事来,好一会儿才撑着把大黑伞往家里赶,他一踏进大门,头也没来得及抬,就大声喊道:“阿中、阿华,你们兄弟两个等下去西街老冯家,把东西拿来,我已经付钱了的。”
不料,等他收完伞后,却只见吴老太独坐堂前。
吴老太指向左边说:“你二哥一房人都来了,正在阿华家看望他儿子。”
“是吗?比去年还早了点。”吴德贤把伞斜放在写着“团结紧张”的墙板上,一边略显吃惊地说。
“今年与去年不同,是你二哥走后的第一个年头,自然要重视些。”吴老太解释道。
“嗯,”吴德贤轻应了一句,改问道,“大嫂今年还上山吗?这雨够大的。”
“看天吧!雨停了,我就去一趟,雨一直下,你就代我给你大哥问候一声。”吴老太声音苍凉地说。
“估计这雨是停不下来。”吴德贤仰望着天井说。
“停不下来就不去。”吴老太重复了一遍。
吴德贤突然埋怨道:“这群小孩子真是不懂事,怎么把你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这里?我去叫他们。”
“别去,让他们乐呵乐呵。”吴老太猛然拉大声线说,随即感叹道:“难得啊!”
“他们去多久了?”吴德贤还有想过去一趟的意思,先问了问时间,如果刚过去没多久,他就铁定动身去叫了。
却听吴老太估计道:“有一炷香的时间了吧!”
吴德贤是以放弃了刚才的想法,略显后悔地说:“刚才路过他家门口时,没注意往屋里看。”
“不打紧,快了。”吴老太微笑道。
果然,她几乎话音刚落,梅二娘一房人就从大门依次走了进来。
排在最前头的是吴文汉,他一望见吴德贤就激动地说:“三叔,终于见到你的庐山真面目了。”
“你是阿汉?”吴德贤迟疑地问。
虽然他去年去过县城十回,但是十回都没见着吴文汉,包括他二哥吴德义去世,吴文汉都因公事繁忙没来成。
他从二哥吴德义的口中,已经知道了吴文汉的大致情况,名校毕业之后从政,是颗冉冉升起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