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的人来说,都是如此,战争但凡打起来,哪里会有那么多的个人荣辱,不过就是为了自己这个团体的利益,在不断的维护。
士族群体,是自从西汉以后,就已经开始根深蒂固经营起一个朝代的兴亡更替起来了,毕竟在这个略微显得落后的时期,也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勉强的维持住帝国的荣光。
现在搞得沸沸扬扬的位面之子和穿越之子的梗,其实就是有志之士不满足于现在的情况,而掀起的一场制度与改革的风潮。
不过王莽确实是有些超前了,发掘出来的考古文物,竟然确确实实都有游标卡尺这等不符合时代的东西,至于究竟如何,刘琮不多做考虑。
只是经过这么年的发展,士族的利益逐渐的变得凌驾于朝堂之上,在西汉开国的时期还好,毕竟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军当中成功的例子,列举出来的也只有刘邦和朱元璋,可以说,西汉立国最开始是不存在这些问题的,依照秦始皇的郡县制是最能够将集权制度发扬起来的。
可是刘邦在立国之初也没有料到,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汉朝不管是西汉还是东汉,他们虽然是继承了秦朝的一些东西,不过选拔官员上面也只能是依靠士族的这些人员来弥补,长年累月之下,也就逐渐的造成了这个臃肿的士族体系。
直到王莽闹了一下之后,这些事情才逐渐的被平息了下来,可是王莽毕竟将这个体系摧毁了一段时间,对于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来说,就需要时间来重新组建这个新的制度,纵观整个东汉的时代,一国之君无非手中就靠着两样东西,一个是外戚,一个是宦官,但是到最后这两个力量,都是不如正规的士族群体和察举制度得人心,
毕竟一个靠的是关系和信任,而另外一个是经过层层选拔的。
作为蔡家士族的代表任务,蔡瑁其实很为难,毕竟他的内心或许也不是想要刘琮死无葬身之地,人心都是肉长的,更何况作为一个父亲来说,自然是希望自己的你女儿能够过得更好的,但是作为家族的扛鼎人物来说,蔡瑁所需要肩负的东西又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