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繁华是真的繁华。
比起瓦乡热闹了许多。
郭玉来的挺晚,却也在会试开始前的一天赶到了京城。
京城的繁华,他没心思去欣赏。
每日里想的最多的就是方锦。
他想起那天的温暖。
他想起她睁着大大的莹润的眸子。
又想起她最后冲着自己喊她会等他的样子。
越想越充满动力,他一定会拿下状元去迎娶她。
千万学子,寒窗苦读十几年,一朝迎来了会试。
郭玉压下心底的兴奋,冷静沉着,会试第一被他拿下。
匆匆一月,又迎来了殿试。
第一次面见皇帝,不免是有些紧张。
殿试比起会试倒是难了许多。
皇帝当场批阅,一见郭玉的文章,心中甚是欣喜。
竟当场策问。
郭玉倒也镇定。
一番当堂对话,使得皇帝连连心喜。
金榜夺魁,一朝提名状元郎。
郭玉这个名字传遍朝野。
衣锦还乡。
方锦自那日从瓦乡回来后,就镇定了很多。
青姨瞧的惊奇。
那个时候,摇君每日都是一副焦躁的模样,怎么回了一趟瓦乡变化就如此之大了?
莫不是见到了郭家那个小子?
罢了,这都是儿女福,既然他们能再次遇到,只能说是缘分使然了。
只是,他们之间终归隔了天堑。
她叹息,突然觉得当初是不是自己做错了?
若是……
只是跟着她长大的摇君倒也不差,唯一差的就是心性。
郭玉回了瓦乡。
第二天就划船去了对面的乌镇。
乌镇不大,很是宁静。
郭玉一进去,就感到心情无比的宁静。
青石板的小路踩得很舒服。
他慢慢的在上面感受,想象着她走过这条小路的感受。
迎面来的是一个身着蓝衣的少年郎。
翩翩少年郎,可爱的却也单纯的像当初的自己。
他叫住他:“这位公子,请问去年搬过来的青姨住在哪?”
那少年仰头想了想,实在想不起什么时候有一个叫青姨的。
郭玉又进一步问:“她还带着一个叫摇君的姑娘……”
少年郎恍然大悟。
一亮戒备的看着他:“你问摇君姑娘干什么?是不是有一个想要娶摇君的?我告诉你,摇君姑娘谁也不嫁……”
郭玉愣住,有些好笑:“并非,我是……是他哥哥,前段时间我出门经商,没回来赶上搬家,摇君给我留了地址,在乌镇,就是不知道具体位置。”
少年郎将信将疑,最终还是说:“摇君姑娘住在前面那个巷子的拐角,那是红姨的秀坊,叫红苑。”
“多谢。”
郭玉走的匆匆,只道了一声谢,就大跨步往前走去。
那少年郎见他走到了拐角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有点不对劲,他是摇君姑娘的哥哥?还是出远门经商,可是看起来丝毫不像是商人啊,反倒像个书生。
莫不是摇君姑娘的哥哥是个有文化的商人?
少年郎纠结了一会,最终还是给他找了一个借口。
郭玉走进了红苑。
很安静。
整个房间都挂上了各种各样的绣品。
看起来精致极了。
目光转了一圈,房间里只有一个正在低头作绣活的绣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