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玺的建议,隔岸观火的意味很明显,目的就是先放置不管。既然强调自治和分封制,那么对于任何一块区域来说,内部都是有着不同的独特情况的。那么在这种时候,与其东方伏羲派出人去管制或者短时间决定一个新王,还不如让他们先自己闹着。毕竟是才发生过叛乱的地方,虽然东方玺给镇压下来了,但这块区域,怎么说都是乱臣贼子的地方,有多少人是看到大势已去所以明哲保身,又有多少人其实就是忍辱负重,苟且偷生,企图未来能够再起纷争的,东方玺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除此之外,还是一个心狠果决的人,这一点,跟东方伏羲太像了,他的建议被采纳后,整个东方家的态度就是十分模糊的,正是因为这种模糊,才达到了对于上位者来说,很满意的结果。
叛乱地区的臣子,家族,势力,包括大受东方玺重创后的军队,官府,全部在暗地里乱成了一锅粥。这一个月,东方玺虽然没有管过任何事情,但也没有让一个人离开过这片区域,从叛乱失败后起,这片区域内就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离开,那些眼看着情况不对想要逃亡的人,全部都没有成功。
而除了让这片区域内自行争斗外,东方城内的各种与之有关的派系,也在暗中使劲的时候,被老九逐步调查,然后知晓。这些人当中,选择帮助叛乱的异性王的派系中人的,在最后的结果都是很惨的。要么被暗中清洗,要么就是被降职或者流放了。而权力中心这边,有想扶持新的官僚派系在叛乱的那片区域的,东方伏羲也是了如指掌,知道了各种不同的派系的关系,谁与谁相近,谁又和谁敌对,在东方玺的一招拖字诀下,只要是参与,哪怕是间接使力的,都被时间耗到让东方伏羲这边完全掌握。
一个当权者的驭人之术,不是说要杜绝臣子手下的派系存在,那是不可能的,只要是一个完整的政权,就没有力压便可管控之的道理。就像西门城,还没有一统大陆呢,内部依旧会有很多的人,很多的派系,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一个优秀的当权者,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如何平衡,或者说如何制衡臣子上。
用人,和驭人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前提,后者是根本。
东方伏羲真的有必要选择降职和流放那些人吗?难道说那些人都有问题?肯定不是,有问题的绝对是少数,甚至可以说是极少极少的,摆在明面上的都被东方玺要么杀了,要么抓起来了,暗地里有也是极个别。但东方伏羲还是抱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念头这么做了,而那些相互之间敌对的势力,他也在不同的方面使得双方会达到一个相互制衡的状态。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而对于这一次事情,从头到尾,东方伏羲对于东方玺的表现都可谓是太满意了!
东方玺也是在这之后,逐步巩固住了自己的位置,朝堂上下,再也没有了质疑的声音,除了他的军事能力外,那个冷眼旁观众人身死的拖字诀,也是让众人知道了这个过分年轻的丞相的做事风格。
在时间拉长到一个月后,东方伏羲派遣的人员不费吹灰之力就完全掌控了这里,一个接连受创后的地区,更别提会不会还有什么叛乱会发生了。东方伏羲最后还是留了情面,选择叛乱的那个异性王的偏房血脉的一个后辈做了新的封王,但大家都清楚,在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后,这样的情况下,不过只是一个傀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