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谷巳差点哭了。
想起周砚有一次跟他吐槽,我们西南地区的人都有一个关于方向感的共同点,就是给人指路永远都是左右来回,没有东南西北,你要在这些地方问路,回答你的永远都是抵拢到拐,你能明白什么是抵拢到拐吗?
谷巳当时是不知道的,但现在也切身体验到了,老年人那一堆绕弯拐弯,他根本没有听懂,却只能一阵阵嗯嗯点头。
可老年人见他还是一面茫然,热心劲也就上来了,跟几个老姐妹挥手再见,拉着谷巳就走,还不忘说:“我看你是没明白,我带你去。”
谷巳这下是听懂了“我带你去”。
有人带路,就感觉顺畅了不少,没花多少时间,也就看到了那道铁门,也看到了铁门边立起的纸扎花圈,跟大门口的一样。
老年人也不久留,说了几句就走,谷巳就一个劲道谢。
等进了铁门,就看见了那个灵棚。
到了地方,反而有些局促,脑子第一反应就是这里了,可见到边晨自己该说什么?说我只是顺路而已,可这来的路上一点也不顺路啊!
而另一边的灵棚前。
几个人正围在一个电暖炉前烤火聊天,谷巳细细看了一遍,没有边晨的身影,又想往里面看,却被棚子前的花圈遮住了视线。
心里做了一堆心理建设,又给自己鼓劲;都这么麻烦的来了,也就进去打个招呼吧!
这么想着,也就朝灵棚方向走去。
他个子高,长相又不俗,还没走近,就被那几个围炉夜话的叔叔阿姨给发现了。
有人好奇;“你是来吊唁唐老师的?”
谷巳有些紧张,嗯了一声。
可几人并不作罢,有人又问;“你是唐老师啥子人?咋从来没有看到过你?”
谷巳讪笑;“远房亲戚。”讲普通话的远房亲戚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说服力。
咀嚼着“远房亲戚”这话,那人声音似乎温和了一点,又问;“咋这个时候来呢?赶早不赶晚啊!”谷巳怅然了。
理应来说,四川有风俗习惯,不管是去参加红事、白事还是生日宴请,都会早早去赴宴,一是开席早,二是主人家需要时间收拾席座剩菜,你要是去晚了,也就只能捡桌子边缝的位置坐或者吃别人剩下的食物。
当然社会在进步,习惯也慢慢在改变。
谷巳不懂这些,也就没回答。
那几人就拿眼睛去瞅他,像是要从他身上看出几个洞来一样,尤其几个阿姨,都是上年纪的人,没有那么多看年轻帅气小伙的羞涩,倒是把谷巳搞得有点不知所措起来。
左右躲闪几个阿姨的目光时,就无意去瞟棚子里的状况,果然一眼就见边晨坐在一张凳子上跟一个金发的外国人说话。
她的表情看不出喜怒,但是却能看出眼睛还是浮肿的,也许是哭过,谷巳是这么想的。
边晨像是说到什么有情绪的事情上,转头不去看身边的外国人,却一头对上了他的目光,随即就是一脸的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