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看见好多穿着情侣装来考试的情侣。
林城的高中并不多,细细数来也就只有十几所,被列为考点的学校都在城区,像桦实这样在郊区的学校会被剔除在外,所以认识的人在同一所学校考试的概率很大。
比如叉叉和舍长都在二中考试,心怡和梁嘉康都在五中,我、董希和苏正阳都在徐高。
“虽然我考不上,但是能来这里转一圈也算是没有遗憾了。”
“为什么。”苏正阳不明白。
董希给他解释说:“徐高是林城最好的高中,就像清华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一样,我们林城的学生从小就是听着徐高这两个字长大的,考到这里来一直是我们家长的梦想。”
我们的考场分别在相反的方向,进了校园我们就分开了,距离考试还有一点时间,我一个人在徐高闲逛,看那些早就听说过的大礼堂、图书馆、实验楼,徐高的校园就像是一个微缩大学,各种设施一应俱全,一路走来光是展示学校各类活动的宣传栏我已经看到了三个。
相比之下桦实的环境能算得上是艰苦卓绝了。
考完试大家都着急回家,我站在楼道的窗台边收拾书包,被身后的女生一推,铅笔盒里的东西哗啦啦掉落一地,我眼睁睁的看着我的自动笔被踩成了三截。
人潮散去我蹲在地上收拾残骸,一个男生低头帮我,看到我正脸时不确定的喊了我的名字。
“宁晨?”
我抬头,瞬间觉得今天出门没看黄历。
是许诗文。
196.
我谈过恋爱的,在十五岁,初三。
我们这代人,学生时代没谈过恋爱好像是一件挺丢人的事情,这句话没什么道理,但是十五岁的我却是深信不疑的。
在徐中上学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越是表面乖巧的学生骨子里越叛逆,初中我们班恋爱成风,随随便便叫出来一个女生都有对号入座的男生,即便没有当众表明,也是被旁人默认的。
许诗文当时是我前桌,我们小组玩真心话大冒险,我们两个输了,我当时的同桌徐森淼看热闹不怕事大,要求我们当三天的情侣。
玩游戏要赢得起输得起嘛,我们两个本来关系就熟络,自然点头说好。徐森淼当时是玩笑话,许诗文可能也没当真,不过我当真了。
三天过后我问他要不要分手,忘了我还说了些什么,总之我们没分手,像过家家一样成了一对小情侣。
当年的事情我已经记不清了,那时候没想那么多,以后会不会考同一所高中,会不会一直在一起,我是不是真的喜欢他,统统都没有考虑。
电影里说,同龄女孩比同龄男孩成熟得多。可是在怎样成熟,我当时只有十五岁,还面临着中考的压力,所以仍旧每天照常上学,我们两个照常说话。偶尔他会在桌子下面牵我的手,给我买零食记作业。
这是我看到许诗文的一瞬间,脑子里闪现而过的全部记忆。
他明显已经长大了,不再是之前那个腼腆的小孩儿,单手抱着书逆光站在那里,淡淡的朝我点头说,好久不见。
我们上高中就断了联系,中学情侣大多都会随着高中的天各一方而分手,我们两个属于和平分手,中考前我提出,说大家不在同一所高中了,他是能考上徐高的人,而我不是。
许诗文点头说好。
没想到他中考发挥时常,连徐高的择校生都没有考上,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托关系去徐高,直接去了二中。
我是为了躲他才去桦实的,这点没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