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首辅这个位置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把王爷按在首辅的位置,皇也还真敢想。
吴祠云接着直言道:“其实这是顾家和那个慈伯公多年的恩怨,大家都是表面装糊涂,其实心里跟明镜似的。朝廷里流派分多,顾家之前和皇走得近,各处的朱家都是心高气傲,谁愿意拉拢顾家?”
顾紫重明白,算是顾家亲自讨好人家,人家都未必会看得顾家。
因为经历了几世的皇位,皇族人丁兴旺,一个皇帝动不动十几个儿子。
这样传下去,不出几代,朱姓的王爷遍布大明各地了。
突然冒出来一个顾家,还是异姓封王。
放在最开始或许还受人尊敬。
只怕经历了几代过后,人家朱家人都忘记了还有顾家这么一家人吧?
顾老爷不是不懂事理,实在是没法去巴结人家。
势力众多,而且还不受人家待见,谁知道你巴结的人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顾老爷只是看情况,并没有去巴结任何人。
吴祠云后来又说,送礼行贿的事,都已经成了潜规则了,可是顾老爷没有。
慈伯公不高兴了,还能有人敢不给钱的吗?
顾老爷给了钱也不会受重视。
况且顾家的地位也不低虽然名声不大可是要说起来,他慈伯公也不敢拿顾家怎样。
冤冤相报,是这么回事。
这次可是让人家抓住了把柄了。
这个慈伯公究竟是有什么手段?居然让皇听信了他的话。
拿顾老爷挡在前面,成了皇的替罪羊了。
国库空虚,大家怨声载道,肯定首先埋怨皇啊。
皇这下子躲得好啊。
吴祠云说罢之后也是很无奈的样子。
毕竟他致仕多年,身旁的子嗣也都没成什么大气候。
顾母感谢人家告诉他们这些。
人家能这样已经仁至义尽了。
倘若日后顾家真的没落了,人家吴家还可能受开封处慈伯公门吏的排挤呢!
是党派的问题。
没有办法。
顾家要记住吴家的恩情,人家能请他们进来住一晚,盛情款待一番,足够了。
顾母亲自将吴兄长给送出门去。
回了房间来,顾母叹息了一声又一声。
党派之争没有办法。
估计皇只会站在一旁看笑话,压根儿不会管的。
慈伯公需要借皇之手铲除异己,皇自然也要借助各派的手来让他们自相残杀。
现在顾老爷倒霉,将来指不定什么时候倒霉的是他慈伯公。
皇总要显得公平一些。
只是现在老爷身陷囹圄,他们该怎么办?
顾紫重也是这么想的。
她在回忆着当年在后宫时候的计谋。
拆东墙补西墙吧。
现在赶快混关系,哪怕是落人家什么重大的恩情。
那也要混关系。
这样才能让百官的“民愤”降低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