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可能是因为常年都不怎么笑,所以这会儿笑容看上去那是特别的僵硬。
像是一个隐形的人在提着他两边的嘴角,非逼着他笑的样子。
“那个……,我现在还不怎么饿。你吃吧。娘说的对,你们是男人,家里头的重活苦活都是你们干。你们若是吃不饱的话,我们这些身体弱的女人家,以后靠谁来养活呀?”
在乡下的人,天天都在愁着衣和食住。
地主家都没有余粮。
更何况是那种家里只有几亩田或者十几亩田的小户之家了。
更何况,王大牛家现在是一心一意的想把自己的三儿子学厚,给供出来。
王大牛这个做大家长的,那是打定了主意,自家只要把学厚这一供出来,那来年的税负就能省了。
以后,那可是惠及子子孙孙的。
所以,他们家虽然每天都吃一日三餐。
但是那三餐都是有定例的。
谁该吃多少,谁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家里头的每一个人都门儿清。
而且自觉的遵守着这个规则。
就连才回家没多少天的王虎,也不例外。
……
王虎见自个儿媳妇竟然这么关心他,他心里突然大受感动。
他和李萃华来来往往,在李萃华连着三次推辞了他手里拿着大包子之后,他现在自个儿的心里认定了,自个的这个媳妇娶的那是相当的不亏。
媳妇儿终于晓得开窍了,开始要疼他了!
“那……,那媳妇儿,这个包子我吃了啊?”
李萃华轻轻的点了点头。
“媳妇儿,我现在是有个计划。不知道你听了会不会高兴。虽然咱们跟爹和娘是一大家子的人,但是,我心里总盘算着,还是得早点做点准备的好。我那三弟是个什么样的性子我知道。这读书人想要出头,那是特别的难。能出头的读书人基本上都是有大耐力,大机遇的。不是我这个做兄弟的,不看好他,他性子浮躁的很。看书估计是看不进去的。我当年跟着父子读书的时候都比他强。要不是爹娘偏心的话……”
王虎一边死死地,嚼着嘴里的包子,一边絮絮叨叨的跟坐在自己身边的李萃华说着这些话。
李萃华听他说话的时候,那是特别的认真。
一脸特别认真聆听的样子,嘴上她还时不时的问上几句话,当即就勾起了王虎想要继续跟她谈话的兴头。
“夫君,听你这么说,你以前是读过书了的?是吗?”
“媳妇儿,原来你还不知道这个事啊!……我当年确确实实是读过书了的,虽然没有正式拜门,也就是到私塾门前听了两年的课。但是我也偷偷学了上百个字。为此,那个夫子还特别表扬了我,还专门给我取了一个名字。说我应该叫王树……”
王虎一边死死地,嚼着嘴里的包子,一边絮絮叨叨的跟坐在自己身边的李萃华说着这些话。
“原来你还识字啊?真是了不起呢!”
李萃华按照古代的一般人的思维,去想了这个事儿。
古代的读书人有时候自我骄矜,那是因为他们有自我骄矜的本钱。
在古代,尤其是底层的人,想要读书,付出的努力可比一般人的大。
束脩这个钱其实仅仅是一张入门券。后头的那些花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巨头。
什么买书的钱,笔墨纸砚的钱,赶考费,与同乡结交的费,走礼的钱……
大大小小,加起来不下于三十多种。
可以说,对读书人来说,没钱那是寸步难行。
一辈子进阶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