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邪气啊”,弘历不迷信,因而觉得可笑,“紫禁城这么方正的地方,邪气去哪儿也到不了这来。别想那么多了,睡吧”,于是兀自躺下。皇后心力交瘁道:“皇上纵然不信,找一个法师看看也没何损失吧?!”
弘历只有先应了,缓和皇后的情绪。
漫轻羽已入宫一年,从未承宠,身子却日渐消瘦,终日足不出户,后宫诸人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一号人物。起先,皇后总惦念着她,什么闲聚都重点提点她,也不时督促皇上去看她。可随着永琮长大,身子却越来越弱,皇后也无暇顾及其他,她便彻底被遗忘了。
杜太医心中干着急,请求太医院多名太医来诊,均诊不出个所以然。漫轻羽对自己的身子却不急,在心里颇有些认命的滋味。一日,她行至杂物间,见到云锦从前的梳妆台,颇为喜欢,问侍女出处,侍女模糊答:“应该是从前云妃留下的吧。”
“云妃娘娘既弃了,我们拿来用吧”,漫轻羽笑言,“屋里那个过于朴素,失了女儿家的浪漫情怀。”宫女想也未想,便将梳妆台搬进了寝室。
时日久了,杜太医竟对永和宫浓重的香雾习以为常,非但不抵触,时日长了闻不见还要想念。就像想念永和宫的主人一样。为了不刺疼颦贵人,他每日收工后,都会用针灸在自己身上花式实验,总要试着何种力度、哪种角度刺下去,疼痛可以减至最轻,自己身上早已千疮百孔。
每次为她针灸,还总是那样,明明隔了层层厚重锦帕,至最后,只余两只紧握的手。
可也仅此而已,他对她不敢有半分非分之想。总觉她脆弱至极,连看她一眼都怕刺痛她,对她的爱总是充满不忍。
自出生以来,永琮素来食欲不佳,是以近周岁仍然体态弱小,纵使十余个奶娘轮番照料,总没有哪一口奶水为他所钟爱。富察氏终于耐不住了,又催促皇上:“皇上上次允诺臣妾要寻法师的。”
钦天监监正连观数周星象,一无所获,禀道:“钦天监只管天文、天命,至于人生命数,或许难以参透,不如寻道家仙翁来断。”随即,监正推荐了一位隐居的老道士,说颇为灵验,只是道士不肯出山,纵使皇家门也不入。须得皇上、皇后亲自登门拜访。
太后向来对佛家、道家充满敬仰,于是以祈福之名,携后宫诸多女眷一同前往拜谒祈福。银须道长粗略一算,心中已颇为吃惊,可又不便言明。太后几番询问,他才娓娓道来:“皇子孱弱实因病理,而非天理。相较求道,不如就医。只是,命数加剧了皇子的病情。”
道士的原话,重点在前半句,意指七阿哥的孱弱因身体有病,而不是命中有缺,应该速去就医,不应请命。可众人的关注点皆落于后半句,忙问:“什么命数?”
道士捻须,犹豫再三,终于道出实情:“皇子生母虽位居皇后,但命中贵气被旁人所压,是以,后位之威仪,表大于里。”
众人基本明白了道长所指,但又不明白何人尊贵至此。银须道长还未算明至贵女子为何人,只向人群中环视一番,目光便锁住了娴妃。只见她生得碧眼方瞳,是千年难遇的女子贵相。史上有此贵相,上一次出现便是唐朝女帝武氏。他阖目而思,诸般推断,果然阻碍当今皇后命数之人,正为那方瞳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