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那边儿子去衙门头一天,他们就送了不少东西去阿哥所。”内务府里边的猫腻永璋没必要瞒着,或者装不知道,“但那之后儿子就叮嘱过那帮奴才,少往儿子那儿送东西。”永璋这话是当着内务府衙门众人的面说的,打那以后那些零零碎碎的东西,的确就再没往阿哥所送过。
“儿子现在跟着五叔学,衙门里好多东西就是书上学不着的。”永璋到了内务府之后才知道之前自己有多浅薄,“可儿子到底不如五叔,那些大人们随便说些什么都能把儿子给绕进去,儿子便干脆少跟他们来往些,就没那么多事了。”
永璋的话其实说到底就一句话,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短。为了不着那些个奴才们的道儿,永璋干脆一股脑儿都拒之门外,也就清净了。乾隆听着儿子这么说,想说些什么又不知如何开口,想了又想才半是教训半是纵容的说,“你这法子就是笨。”
“皇阿玛您别嫌弃,儿子本来就不聪明,有笨办法总比没办法的强。只要是不耽误了差事,就行了。”永璋说完这话也有些不好意思,站在下边脸都红了。
“行行行,你以为朕夸你呢。”乾隆看着秀秀气气又带着些傻实在的儿子,心都软了。今儿他过来为了什么乾隆心里一清二楚,不就是傻小子开了窍,一门心思全扑在新媳妇身上了。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还是要把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替怡和说情而已。
“知道自己哪儿不足,就该好好跟你五叔学着。你五叔身上的东西你要是能学着一半,这辈子朕也就不愁了。”教儿子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事儿,说过这些乾隆摆摆手,就示意永璋可以下去了。
“吴书来,你去一趟阿哥所,送些东西过去,往后也多看着点,别让永璋那儿缺了东西。”看着儿子出了门乾隆才收回目光,这儿子在他看来老实是老实了点儿,但还是挺听话的。听话的儿子谁都喜欢,尤其儿子马上就要出宫去了,乾隆怎么也得多优待三分。
前一天皇后才教训了三福晋,今天皇上就送了一堆东西去阿哥所,这事简直就跟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传开了。今儿怡和请了假,虽说有纯贵妃帮着往圆了说,说是昨儿受了点热有些不舒服,可谁都清楚这就是怡和受了委屈,不愿意来了。
这事在乌拉那拉氏看来那就又是不规矩。昨天的事儿她也想着是不是有些苛责了,但没想到自己没说什么,怡和反而先不高兴了。可还没等皇后决定要不要再追究,乾隆的赏赐就宛如极其响亮的一巴掌,气得皇后手都直哆嗦。
“你这小子,还学会以退为进了。”宫里传得快,宫外就传得杂,等到永璋和他五叔安坐在酒楼包间里边的时候,这事都有些传得邪乎了。
内务府里边的奴才,甭管多高的官位,见着主子那都是恭恭敬敬的,不管主子们说什么都点头哈腰的应下来。但应下来之后办不办,怎么办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种以退为进的招数老土,但实打实的又用。最近忙着中秋的事儿,永璋被这一招气得头疼,没想到现在活学活用,还用得挺好。
“五叔您别笑话侄儿,这事侄儿倒没想那么多,只不过怡和到底年纪小,又在公主府里自由惯了,侄儿实在不想为了这点小事拘束了她。”永璋决口不提其他,只说是为了怡和。弘昼了然的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看来自己这侄儿还真没走了种,自家就没出过什么省油的灯。
永璋在外边干了什么怡和不知道,可看着一屋子乾隆赏下来的东西,着实有些吃惊。原以为永璋说那话不过就是哄着自己,没想到他说的交代还真就来了。
这么多东西,每一样在怡和看来都是在打皇后的脸,也不知道翊坤宫这会儿什么个情景。怡和噘嘴坐在榻上想着这事都发愣,一整天都有些心不在焉,直到下午看着永璋从外边进来,才彻底反应过来,感情自家这美大漂亮还是黑芝麻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