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早朝,都察院御史王相和便在朝会中提出质疑了,杨家是古月的大家族,出了这样的事,且妻子不是普通人,还是中书令的女儿,这让平时本就一点鸡毛大的事都要放大十倍来讲的一众言官,俱出言要求严惩杨家。
杨家并无大错,处置杨家是不可能的,可一众言官并不好忽悠,非要给曲家一个交代,要瑜承帝处置杨家。瑜承帝听得头都大了。
“陛下,曲尚书可是跟了您多年的老人了,他的女儿如此被人欺负,您可不能不管呐。”一位头发发白的谏官跪在地上满脸悲愤的说。
一旁的曲尚一直眼观鼻鼻观心,不言不语,仿佛没有听到众人说的话。
瑜承帝眼神示意了几次,都没有得到回应。无奈,瑜承帝只好开口了:“曲爱卿,你意下如何呢?”
见皇帝开口了,众人便把目光转向了身旁的曲尚。
曲尚不慌不忙的出列,向瑜承帝鞠了一躬才道:“回陛下,此事不好涉及整个杨家,恐遭人口舌。便惩戒一番杨辉以示天威,陛下看可行否?”
场中大多人均点头表示可以接受,王相和却不肯这样罢手。
“陛下,臣听闻那与杨辉勾搭的女子连孩子都生下几年了,如此不守妇德的女子也应调查清楚是何家闺女,需送教习所好好学学我古月的规矩才行。”
“陛下不可,臣听小女说,那女子好似南楚人并非我古月人士。南楚向来一夫多妻,以这样的名头要她去教习所学规矩怕是不好。”曲尚适时插口道。
“南楚人?这杨家是什么意思,找了个南楚的外室,是料到会有今日吗?”殿内众人听曲尚说到杨家外室的身份,不由窃窃私语。连王相和也不再开口了。毕竟国情不一样,用古月的规矩来约束南楚的女子,传出去也不好听。
一时间,殿内一片议论声。有人觉得既然在古月就该照着古月的规矩来办,也有人觉得照古月规矩办的话传了出去有伤两国和气。
这时刑部侍郎站了出来:“禀陛下,不如先查实该女子的身份先,如果真是南楚人,我们便惩治一番杨家子便好了。如果不是,就二人一起处置,将这女子也送劳教所学习一番规矩。”
“众位爱卿可还有其他主意。”瑜承帝环顾四周,众人均低下头不再言语。
“既然大家都无异议,那就先按李大人说的先查清楚再议。此事便交给刑部去办吧,李大人,你跟进一下。”
“臣遵旨!”刑部侍郎李挚跪下来领旨。
“众爱卿对于一平民的婚事都如此关心,朕心甚慰,若是无事便退朝吧。”
见皇帝要赶人了,众人皆表示无本启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