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大夫忽停了下,自嘲着:“怎么说起我来了...往事不都是过眼云烟,也会沉重悲凉,不提也罢。“
沉默片刻,又道:“我只能说,在南宣,有多少人以善为善,又有多少人以名为善?就拿我们这些医者来说,且不谈医术深浅,有多少人配得上悬壶济世之名?又有多少人会不为诊金去救死扶伤?“
她说得太过慷慨激昂,不得不停下喘一口气,接着道:“公子小姐居于天子脚下,看到的自然都是南宣的国富民强,繁荣昌盛,而远离京都的各个州县,多少穷农食不果腹,多少贫士有志无途,在他们需要关心和善意时,又有多少人不是带着歧视和贫穷的标签来看待他们?在我看来,那人不接受公子的好意,多半是看惯了世态炎凉,不愿做一个沽名钓誉的牺牲品而已。“
此话听在长暄耳中还没什么,可长曦听了,不免将严大夫俨然当成了一个愤世之徒,也不免对她的过往更为好奇,于是挑着字眼反驳:
“严大夫该是多想了,我哥哥方才并未留名,何来沽名钓誉之说?纵是今后入了仕途,也绝不会变成您口中那般人。“
“是小姐多想了,公子身份尊贵,尚有悲天悯人之心,实属难得,我许是多话了。“严大夫再不多言,长曦也被李长暄适时制止,三人一路上再没有闲聊,一直到入夜,终是见了那人所说的村庄。
这里没有客栈小店,户户敞着篱笆竹门,茅舍成排,几条蜿蜒小道上还尚有儿童嬉笑耍玩,周围犬吠声不绝于耳,许是察觉有生人闯入,叫声越发大了起来。
马车停在村口,长暄嘱咐长曦不准下来,同严大夫说了一声,自己却走去前头,看着面前几个提着斧头铲子,举着火把的男人,脸上没有丝毫畏惧之色,他抱拳一礼,声音大而清晰:“打扰各位了!我们三人途径此处,想问问是否有个可以过夜的地方。“
那几人见长暄长相俊雅,衣着华贵,言语虽谦卑,举止间却浑然气宇不凡,便也不敢轻瞧了去,商量许久,仍不敢随意留了他们在自己家中。这时,其中一人居然壮着胆问道:“有银子吗?“
“有的!“李长暄儒雅一笑,从袖中掏出事先预备好的一块碎银,双手捧至那人面前,问道:“这些够吗?我们留宿一夜,明日一早便启程。“
“够够够!“那人登时接过银子,喜笑颜开地在身上蹭了蹭装入怀中,瞬间低头哈腰起来,伸手引着路,道:“往这边走!“
“大哥稍等片刻,我去牵了马车来。“说着,李长暄回头抓起缰绳,步行牵着马儿随那人而去,那屋舍并不远,走了没一会儿便到了。
“我叫我媳妇儿空出这间屋子来,和边上那间,一起供你们休息一晚怎样?“那人指着院中两间茅屋,李长暄连连答应,道着谢将马车拴在门外,唤长曦和严大夫下车。
同阿兮一起南下那段时日,长曦早习惯了夜宿农舍客栈,也不觉不惯,帮着李长暄铺着床铺,叫他省了不少心。
村庄的夜色不比城里繁华,却独有一番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