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说要从“四平八稳但没意义”和“轰轰烈烈却有风险”中选一个,沈河会选后者。
外貌条件是他的优势之一,然而又是短时间内无法脱掉的桎梏。他不愿从自己有强烈志愿的剧组选角中被排除,也担心被意见不合的经纪人教育到失去自我,白白浪费时间。
和沈稚不同,沈河在大部分事情上,常常有着过于常人的危机感。
他比她更容易忧虑、焦灼,也更加大胆和果断。
沈河说:“也算是个可靠的建议,下一个资源不一定能有这么稳妥吧?演得这么卖力,你不想尽可能多分一杯羹吗?”
沈河说:“人气没到那地步,结婚刚好吸引眼球,我们的收获绝对会比损失大。不如考虑一下。”
沈河说:“正因为没有感情,才适合各取所需,时候到了一拍两散。”
他面无表情地说完这些话,她诧异到发不出声音。
当沈河再一次提起“我们结婚吧”的时候,沈稚终于忍不住,把嘴里的比萨全都喷到了他身上。
她不是故意的,但结果又阴差阳错地正中她下怀。
他实在是难以理喻。
然而,沈河却一点没觉得被羞辱,不疾不徐找出纸巾,先递给沈稚,才清理自己。
她说:“我会装作没听到的。”
他说:“不用装作没听到。”
她被他这副风轻云淡的态度激怒:“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了——”
他说下去:“连床也上过了——”
假如说刚才沈稚还只是有点生气,现在就是恼羞成怒,她鲜少失态到这地步,基本次次都和他脱不开关系。“你给我闭嘴!不许再说了!”沈稚呵斥道,握住把手,目视前方,“开车!”
-
她为什么不下车?
后来的沈稚无数次想起这一天晚上。她明明那么抵触,那么抗拒,可到最后都没有下车。
也许是因为晚上的路太难走,也许是因为她累了。
也许是因为她信赖他,在某种意义上。即便他们不喜欢彼此。
不论如何,沈河一定看穿了这一点。
-
为了凸显出女二号的狭隘、展示女主角爱的勇气,有一幕场景需要沈稚抽女主角一巴掌,然后再挨一耳光。
好死不死,剪辑需要,还需近景拍好几条。
比起被打的人,打人的沈稚紧张得手心冒汗。
尤其是本部剧的投资人还在摄像机那头看着的情况下。
沈稚事先道了歉。
对方也不跟她客气,直接说:“不要碰到我的脸。”
沈稚已经换上角色应有的冷淡表情。
她照办了。
然后是被扇。
显而易见,要在镜头极其靠近的状况下演这种内容还是有不可控因素的。
一巴掌落下来的时候,好在沈稚本能地退让了一步,这才没有让脸当即肿起来。
拍摄马上停了下来,工作人员也及时拿来冰袋。女主角活动着有些扭到的手站在一边,她的经纪人立刻过来赔罪。
沈稚知道这只能说是意外。
她也没有责怪任何人的意思。
只是围过去安慰女主角的人比她周围嘘寒问暖的还要多。
那天还有夜戏,拉完以后回去,她已经筋疲力尽到不愿去考虑多余的事。可是,沮丧感还是犹如电击般麻麻地渗透进身体里来。
欧阳笙发来消息说要探班。
沈稚没回复。
没想到,过了几天她就真来了。
还不是一个人来的。
当初欧阳笙在大学期间也参演过《旧地重游》,如今反而懈怠了。她这回来,带来了一个沈稚预料之外的人。
张清月是张江南的女儿,如今国民度相当高的女演员,最近她被大幅报道作品是一部美国商业片。
进军好莱坞是国内很大一部分演员的梦想。
然而对于他们来说,张清月又不只是这样的存在。
沈稚他们这一届读本科时,张清月刚好在申请硕士学位。加之父亲的缘故,她在学校学生的眼里是女神般的存在。
尤其是男生。
很多人都暗搓搓对张清月有意思。
她为什么到这里来?
沈稚和张清月是没有交情的。
这个疑问在看到张清月奔向沈河时得到了解答。
沈稚和欧阳笙在阳台上抽着烟说话,倏忽间,在楼下绿荫遍地的园子里看见一男一女两个身影。
沈河和张清月正坐在桌子两侧说话。
清河沉月,郎才女貌,看起来很亲密的模样。
欧阳笙说:“原来不是沈河单相思啊。”
沈稚安静地瞧着。
欧阳笙说下去:“我们班不是很多人喜欢张清月吗?沈河是最有可能的那一个。毕业大戏她特地来看他,还给他送了花。不过两个人到最后也没能成一对。”
“这又是为什么?”漠不关心终于破功,她忍不住问。